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十月稻田斩获5项iSEE全球奖,玉米品类创新引爆消费热潮

2025-04-01 17:5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年3月30日,第七届iSEE全球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颁奖典礼现场聚焦食品领域创新与美味,作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的十月稻田一次性斩获5项iSEE全球奖,以玉米品类创新案例获得“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企业类)”,旗下寒露秋香长粒香米、黄糯玉米等4款产品摘星“iSEE全球美味奖”。

  洞察细微趋势,爆发创新力量

  iSEE全球奖参与案例累计10000+,覆盖中国、日韩、欧洲、北美、澳洲等国家与地区。十月稻田连续两年在众多国际国内品牌中突围,赢得多项iSEE全球奖,不仅体现了“中国味香香香”的全球魅力,也更加印证了十月稻田在品类创新上的敏锐洞察力。

  近年,随着健康粗粮、优质碳水理念的兴起,玉米正在成为人们在米面之外的主食新宠。十月稻田敏锐捕捉这一新趋势,将玉米打造成轻食、零食化产品,目前已推出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以及黄糯玉米、白糯玉米、鲜食水果玉米等30多款玉米产品。十月稻田打破人们对玉米“传统主食”的认知,让玉米以多元、快消品的形态出现,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事实上,十月稻田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在求新、求变。抓住互联网的发展红利,迅速与各大电商平台建立合作,一举打开农产品线上热销的突破口,实现了高速发展。随着中国零售变革加速,十月稻田近年来积极布局高势能渠道,并且加快全域营销的布局。目前已布局京东、拼多多等30余个大型电商平台,并做到多个单品电商销售排名第一。同时,全面启动线下经销商全国招商,与近百家现代商超渠道达成合作,还积极拓展社交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平台等新兴渠道的合作机会,持续深化全渠道布局。

  在营销上,十月稻田也在积极探索更多的品牌输出形式,以创始人IP为输出载体,在“十月稻田兵哥”、“十月稻田君姐”的视角下,将种植基地、超级工厂、产品加工生产等各个流程生动真实地呈现在大众面前。2025年初还跟《新白娘子传奇》IP联合,和“小香风轻盈推荐官”赵雅芝一起,掀起了一场轻食季玉米真香风潮。随着IP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十月稻田的增长势能愈发强劲,同时一个可信赖、有温度的品牌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数据显示,十月稻田玉米连续两年火遍全网。截至2025年3月,抖音平台仅十月稻田黄糯玉米单品链接累计销量就超过1300万单;玉米品类全国销量领先;2024年业绩报告中,玉米产品营收8.15亿元,占比由2023年的2.7%提升至14.2%,增长势头强劲。玉米,已成十月稻田第二增长引擎。

  深耕品牌化战略,开辟玉米新未来

  十月稻田,依托东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质的土壤条件,从源头把控品质。东北的肥沃黑土400年才形成1厘米,有机质含量高,加上当地昼夜温差大,农作物一年只收获一季,这里孕育出的农产品,口感和品质无可比拟。十月稻田通过东北及内蒙粮食核心产区布局,将高品质的产品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一直致力于为14亿国人的一日三餐服务。

  原产地布局的同时,十月稻田持续加码全链路一体化建设。一方面,斥巨资在5大生产基地附近设立现代化工厂、建上万平仓储车间、添先进设备;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建立5大自营区域中心仓,以及10个地方仓库。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十月稻田搭建了一套现代化库配体系,保障消费者对安全、健康、美味家庭食品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源头严控品质的严谨态度,又有全链路一体化的保驾护航,十月稻田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了一场全链路现代化改造,实现了从田间地头进入工厂,再走上消费者餐桌的品牌化蜕变。本次iSEE全球奖,十月稻田寒露秋香长粒香米、黄糯玉米斩获二星认证,十月稻田鲜食黄糯玉米、柴火大院五常大米摘得三星“iSEE全球美味奖”。

  在日常食用场景中越来越普遍的玉米,正在迎来新风口。今年两会期间,国家提出“体重管理年”行动,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玉米主食化趋势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约90%的受访者会选择玉米,预计2025年主食玉米市场规模将达到5.77千亿元。此背景下,健康美味、品质稳定、有品牌保障的玉米产品,未来潜力巨大足以预见。

  十月稻田对农产品的品牌化运营战略,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阶段性验证,其在玉米品类上的成功,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以农产品品牌为起点,构建新型产业链,从而塑造现代农业的系统影响力。据了解,十月稻田未来还会将创新延伸到更多品类之上。

  粮食产业关乎民生,十月稻田一头连接着中国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接着厨房食品的“菜篮子”,持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家政策东风与万亿健康食品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十月稻田的美味还将加速蔓延开来。

  • 相关阅读
  • “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显效 前两个月6000元以下手机销售额达1126亿元

    本报记者 杜雨萌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5年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会同有...

    时间:04-01
  • 央行、外汇局:拟将高版本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政策推广至全国

    本报记者 刘琪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稳步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更好便利企业跨境资金统筹使用,发挥跨境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起草了《关...

    时间:04-01
  • 中注协提示新承接上市公司客户较多事务所严守风险底线 确保审计质量

    本报讯 (记者韩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4月1日消息,2022年以来,多家备案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被相关监管部门给予暂停经营业务或证券业务的行政处罚,上市公司变更审计机构的数量较以往...

    时间:04-01
  • 央行:3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7.7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3月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202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7.7亿元,其中隔夜期1.7亿元,7天期26亿元。期...

    时间:04-01
  • 央行:3月三大政策性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000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3月抵押补充贷款开展情况。2025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000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0639亿元。 ...

    时间:04-01
  • 小米SU7高速上发生碰撞爆燃 专家怎么看?

      中新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张尼)小米SU7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碰撞爆燃事件引发高度关注。4月1日,小米官方发布声明,公布了部分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  小米称,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

    时间:04-01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6G要破解5G功耗过大问题

      中新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吴涛)“在移动通信领域,当我们用堆叠技术逼近香农定律(通信领域的一个经典定律)极限时,通信系统已陷入不可持续的熵增陷阱。”  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

    时间:04-01
  • 工信部:1至2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上升

      中新网4月1日电(记者 吴涛)据“工信微报”公众号1日消息,1—2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7个和1.5个百分点。1—2月,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4700万台,...

    时间:04-01
  • 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

      中新社广州4月1日电 (记者 程景伟)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4月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副省长王胜称,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下同),稳居中国第一方阵。  2024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

    时间:04-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