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睢宁魏集镇:早熟西瓜的乡村振兴密码

2025-04-02 14:31: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29日,清晨5点,黄河故道,破晓朦胧。睢宁县魏集镇瓜棚里,夏庄村妇联主席夏娟弯着腰,拿着剪刀,在瓜叶间,用刀口精准地掠过墨绿的瓜蒂。“咔嚓”一声脆响,8斤多重的嘉年华5号西瓜应声滚落,露水顺着青黑条纹滑下,晶莹剔透。

魏集镇党员志愿者帮助夏娟摘西瓜

  夏娟从2019年开始和爱人张勇种植早熟西瓜,通过“错峰上市”策略,将传统7月的西瓜季提前至3月,价格从每斤2.4元跃升至6.5元。在夏娟的带领下,夏楼村很多村民种起了早熟西瓜。

  装满春天的货车

  “这车装完还差40多箱吧,我有点忙不过来了,夏老板你也帮帮忙!”上午9点,魏集西瓜种植基地内,种植户王亮抹了把额头的汗,运输西瓜上车,工装裤膝盖处蹭着新鲜的泥印。

  “马上就来。这批瓜,要得急,从采摘到运送至客户那里,不能超12小时。”话音未落,经销商夏长春招呼大车司机已跳上车厢,帮助搬运西瓜,现场笑声不断,交织成特有的丰收交响。

魏集镇西瓜种植户王亮卖瓜现场

  “魏集早熟西瓜有自己的规范。这批早熟西瓜,从去年11月便已经开始,育苗栽植、棚膜保温、施肥授粉,每一个环节的技术都有严格要求。生长期间,大棚内的种植温度白天需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夜间则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每亩地最多栽种900棵瓜苗,以确保西瓜的品质与产量。”魏集镇农村农业办农技负责人周刚表示。

  近年来,魏集镇不断推进西瓜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睢宁县魏集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的“特蜜”西瓜、“魏集西瓜”等品牌先后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从2021年至2023年,魏集镇连续3年荣获江苏省“好西(甜)瓜”金奖,目前主打品种“嘉年华系列”“苏蜜518”美都等早熟西瓜品种经济效益稳定。

  泥土里长出的经济学

  在乔单村的集体瓜田,驻村书记宋方可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经济账”:买的西瓜苗是1.5元/株,自主培育西瓜要1.2元/株,每株省0.7元;改用生物菌肥每亩降本300元……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博士,如今能光脚蹲在田埂上教村民算账:“咱这30亩瓜,每斤溢价2元;等6月普通瓜上市,咱们改种羊肚菌,菌包废料正好做秋瓜底肥。”

鲜美多汁的魏集镇早熟西瓜

  去年,来自省商务厅的省委驻睢宁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宋方可被派驻到睢宁县魏集镇乔单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村里的第一年硬是通过自主育苗、集中采购等精细化管理,更关键的是,他推动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将党员示范棚的技术标准转化为全产业链操作规范。

  如今,魏集镇党委实施“头雁工程”,培育更多西瓜产业带头人;推行“党建联建”,跨村组建4个西瓜产业联盟;创新“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据了解,魏集镇西瓜种植户约有1800户,其中在魏集镇境内种植的379户,种植西瓜面积5838亩;其余瓜农在镇周边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占全县西瓜种植面积三分之二以上,如今,魏集镇西瓜销售代理人员就达到160人。

  从单一品类到生态矩阵

  当早熟西瓜还在热销,魏集镇乔单社区合作社成员王硕的大棚里,已经在规划种植四季豆苗。“头茬西瓜亩收益1.5万元,二茬蔬菜还能再挣5000元。”魏集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亮介绍,这种“瓜菜、瓜稻轮作”模式,在魏集已覆盖70%的瓜田。镇党委打造的“221”农业工程,正推动产业向生态化、复合型升级。魏集镇陶河社区的140亩羊肚菌基地利用瓜棚休耕期生产;陆圩村300亩冬桃园与西瓜共享销售渠道,1300亩稻蟹共生田实现“一水两用”;张铺村200余亩阳光玫瑰园、60亩网纹瓜成为该村特色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员志愿者在种植大棚帮助采摘羊肚菌

  这种产业生态的构建,让乡村振兴跳出单一维度。如今,魏集镇是江苏省农科院良种西瓜生产基地及江苏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镇,为推进西瓜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近年来,该镇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今年共实施农业重大项目3个,结合魏集西瓜、冬桃、网纹瓜、红薯粉丝等特色产业,聚焦“土特产”活化、转化、市场化,有力推进“两品一标”农产品创建。

  当最后一辆货车驶出魏集,月光下的瓜田泛起银色波浪。夏娟的手机响起卖西瓜转账的提示音,她望向棚内第二批将坐果的小西瓜,那些纽扣大的青果正在夜风中悄然生长,如同这片土地上永不停歇的振兴梦想。(冯威 陈士洲)

  • 相关阅读
  • 贵州茅台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

      中新社贵阳4月2日电(记者 杨茜)4月2日晚,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出炉,202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5.66%;利润总额1,196.39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长1...

    时间:04-02
  • 同比增加42%,香格里拉火车站一季度客流火爆

      中新网香格里拉4月2日电(李京统)3月31日,“发现最美铁路·云岭天路春潮涌”采访团乘坐C122次“赏花之旅”列车到达香格里拉站。  据介绍,随着丽香铁路开通运营,香格里拉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

    时间:04-02
  • 中国四部门发文 加强医疗机构精神卫生专业医师队伍建设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4月2日公布了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医师附条件注册精神卫生专业执业范围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医...

    时间:04-02
  • 从东南亚到海南:侨企竞逐自贸港商机

      【东盟专线】从东南亚到海南:侨企竞逐自贸港商机  中新社海南文昌4月2日电 题:从东南亚到海南:侨企竞逐自贸港商机  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  “海南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自贸港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侨资企...

    时间:04-02
  • (经济观察)中国明确价格改革方向 释放市场机制活力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题:中国明确价格改革方向 释放市场机制活力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专家认为,随...

    时间:04-02
  • 从驼铃古道到丝路“新机”:陕哈经贸合作相得益彰

      【中亚专线】从驼铃古道到丝路“新机”:陕哈经贸合作相得益彰  中新社西安4月2日电 (记者 张一辰)“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双方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互补,发展相向而行...

    时间:04-02
  • “化工城”吉林掀起工业国产化浪潮

      中新网吉林4月2日电(记者 石洪宇)春意正浓,在凌远科技风力发电机主轴承国产替代项目现场,工人们忙着调试生产线和设备,为5月份的投产做最后冲刺。  该项目位于吉林市永吉经济开发区,其是当地春季集中开工的项目之一...

    时间:04-02
  • 科技赋能黑土地 黑龙江佳木斯进入农机产业“智造时代”

      中新网佳木斯4月2日电(陈俐言 张大炜 记者 刘璐)四月,广袤的黑土地上冰雪消融,焕发着勃勃生机。4月2日,以“科技赋能黑土地,智造引领新农机”为主题的2025佳木斯·北大荒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推进会召开。来自中...

    时间:04-02
  • 广东春耕春灌覆盖农田面积1272万亩

      中新网广州4月2日电 (记者 王坚)据广东省水利厅2日消息,春耕春灌正当时,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清淤总量超8700万立方米,379宗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用水量约24.6亿立方米,覆盖农田面积1272万亩,切实做到“水到田头、不误农时”...

    时间:04-02
  • 浙江每百元GDP所需物流成本十年降低2.2元

      中新社杭州4月2日电 (鲍梦妮)据浙江省政府新闻办4月2日召开的发布会消息,该省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2015年的15.72元(人民币,下同)下降到2024年的13.52元,十年降低2.2元。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