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穿上“机械腿” 行走不是梦

2025-04-08 09:28: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穿上“机械腿” 行走不是梦

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康复训练中心,35岁东北小伙邵海朋正满头大汗地进行康复训练。他的腰腹、腿和脚等部位穿着黑色“机甲”。这套装备有着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外骨骼机器人”,它犹如人体外置骨骼,引领佩戴者一步一步迈向前方。

从下肢截瘫依靠轮椅出行,到如今可以拄拐行走几百米,邵海朋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出高空坠落的阴霾。

2018年,他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分阶段走完了全程马拉松;2022年,他穿戴外骨骼机器人担任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今年,他的“野心”更大了。“我想把拐杖丢掉,真正实现独立行走。”他信心满满地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外骨骼机器人何以如此神奇?

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艾机器人”)产品经理蔡小辉告诉记者,外骨骼机器人依据的是神经中枢重塑原理,通过可穿戴设备让偏瘫、截瘫、脑瘫等患者形成科学的站立、行走姿势,促进筋膜拉伸、肌肉力量增长,并在持续训练中刺激中枢神经恢复。通过促进站立行走,外骨骼机器人进而帮助脑损伤和脊髓损伤患者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胃肠消化能力、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外骨骼机器人的原理看似简单,但应用起来却是“内有乾坤”。作为医工结合、人机结合的典型代表,外骨骼机器人需要攻克两大技术难点,一是人机贴合度,二是算法精准度。

记者观察到,在邵海朋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等多处,外骨骼机器人都设有相应绑带。在算法的精准控制下,这些绑带能够贴合人体曲线,调节运动方式。“比如,对于膝关节长期弯曲的老人,我们不能强行将他的腿伸直,而外骨骼机器人能够自适应他的关节状态,贴合患者身体。”蔡小辉补充说,算法还能根据患者不同的康复阶段和训练需求,自主调节机器人的步幅、步态、步速等,实现机器人辅助与人体行为的有机结合。

“相比于其他简单的康复器械或人工康复手段,外骨骼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精准、科学的康复训练,提高恢复速度和效果,还可以买回家进行训练,更加方便。”邵海朋说。

记者了解到,我国外骨骼机器人发展虽然起步晚,但“跑得快”,尤其是在应用场景和治疗效果上,都具有国际领先优势。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外骨骼机器人融入了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通过感应器,自主识别患者运动意图;同时,还能根据地面特征和周边地形环境变化,提供匹配运动助力,帮助患者形成正确行走姿态。

在我国,外骨骼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脊髓损伤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负担调研报告2023版》显示,我国现有脊髓损伤患者374万人,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约9万人。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已进入全国各地上百家医院,患者可以在医院体验这一前沿科技成果。一些地区已经把外骨骼机器人纳入医保。

“未来,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向轻量化、低价化、AI化发展,实现家庭版外骨骼机器人像家电一样普及。”大艾机器人创始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帅梅说。

  • 相关阅读
  • 强化账户安全管理 多家银行收紧无卡存取业务

    原标题:强化账户安全管理 多家银行收紧无卡存取业务日前,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3月份至今,已有超过50家银行机构宣布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扫码存取款等功能,...

    时间:04-08
  • 银河系制图师“盖亚”结束“职业生涯”

    原标题:银河系制图师“盖亚”结束“职业生涯”在历经11年的宇宙深空探索后,肩负给银河系绘图使命的“盖亚”(Gaia)空间探测器“光荣退休”。3月27日,随着欧洲空间局(ESA)控制中心团队关闭盖亚子系统并将其送入安全轨道,这颗“...

    时间:04-08
  • 首款高精度量子纠缠光学滤波器问世

    原标题:首款高精度量子纠缠光学滤波器问世科技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南加州大学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介绍了他们开发的首个能隔离噪声并保留量子纠缠的光学滤波器。这一进展为开发紧凑且高...

    时间:04-08
  • 科学家成功创建“热薛定谔猫态”

    原标题:科学家成功创建“热薛定谔猫态”科技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张佳欣)薛定谔猫态是指量子对象同时处于两种矛盾状态的叠加现象。这一思想实验中的“既生又死”的猫,如今在真实物理系统中被赋予新的诠释。据最新一期...

    时间:04-08
  • 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启动

    原标题: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启动科技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刘园园)为引导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数据局综合司7日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

    时间:04-08
  • 与AI携手创作,需厘清著作权边界

    原标题:与AI携手创作,需厘清著作权边界人工智能(AI)生成内容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的主体应该是AI工具的开发者还是使用者?AI生成内容的独创性边界在哪里,其价值又该如何评估?随着文生图、图生图、图生视频等大量AI工具进...

    时间:04-08
  • 入境游潜力持续释放 多地“圈粉”外国游客

    原标题:入境游潜力持续释放 多地“圈粉”外国游客拥有千万粉丝的美国网红“IShowSpeed”(中文昵称为“甲亢哥”)正在直播中国行。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他出现在深圳街头进行旅游直播,感叹“深圳是一个科技城市”。在深圳欢...

    时间:04-08
  • 头部量化私募集体“按兵不动”坚守持仓

    原标题:头部量化私募集体“按兵不动”坚守持仓“一点儿都没卖”“没有进行大规模卖出操作”“我们保持正常满仓运作”……4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十余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机构处收到上述回复。 4月7日,A股市场出现深度...

    时间:04-08
  • 多家公募基金发声:短期波动不改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

    原标题:多家公募基金发声:短期波动不改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4月7日,全球资本市场遭遇剧烈震荡,A股市场也出现深度调整。针对此次市场异动,国内多家公募机构迅速作出专业解读,普遍认为短期波动缘于情绪面冲击,A股市场中长期配置...

    时间:04-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