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他用一生挺起中国脊梁

2025-06-29 08:25:00

来源:光明日报

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朱光亚是最后一位被解密的科学家。他,被誉为中国“两弹”研制中的科技“众帅之帅”!

两道弯眉,鼻梁挺直,映衬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众帅之帅”的朱光亚,生就一副立体面庞,睿智而英武,早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在海外留学生中享有极强的号召力。

“回去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1949年底,尚在美国留学的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52名中国留学生先后响应。

1950年2月,抢在美国对华实行全面封锁之前,朱光亚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取道香港返回祖国。

“人生为一大事来”!投身新中国建设热潮,当年赴美留学选择攻读核物理学专业时暗下的决心——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武器,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

然而,这注定是一条荆棘之路!达成目标,需要有多种专业的高水平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通力协作。可他们中,还有不少人从未见过铀的样子。

1959年,苏联单方面撤走专家。我们必须独立自主地发展核事业,急需一位“科学技术领导人”。

谁可堪重任?

临危受命!年仅35岁的朱光亚,承担起中国核武器研制攻关的技术领导重任。

为何?论资历,朱光亚没那么深,论名气也没那么大!

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回忆,朱光亚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组织科研的能力,能团结人,年富力强。虽为“中字辈”,但,能担大任!

看着苏联专家留下的“残缺碎片”,朱光亚心潮汹涌:“我们一定会造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没有耽搁,朱光亚把行李搬到办公室,没日没夜干起来。学习力学、化学、材料等各领域知识,了解技术上的难题,为原子弹研制工作制定路线图;熟悉核武器研究所的每间研究室,每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都了然于胸,全面统筹人员安排和科研进度。

核试验场区环境极端恶劣,条件甚为艰苦。但每逢核试验,朱光亚却少有缺席,“身体力行”是试验参与人员对他一致的评价。

从事核试验放射化学测试工作时,钱绍钧和朱光亚有过很多接触,“严格细致”是朱光亚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不放过一个问题,不带着问题试验”“一次试验、多方收效”“力争把一切可以预见的、应该回答的问题都解决在‘零前’,保证一次成功”……这些简洁有力的叮嘱,一直清晰地印在钱绍钧的脑海中。

据他回忆,特别是对现场突发的一些问题,朱光亚总是要求大家认真分析,弄清原因,找准措施,反复试验,直到完全解决。正是这种严格细致的作风,确保了我国核试验有很高的成功率。

1962年9月,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爆轰试验等取得突破性进展!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计划最终定在了这一年!

那年10月,在爆炸前的最后几天里,朱光亚一直坚守在现场指挥部,每一个环节,无不事必躬亲!在已经确认过的最后的插雷管环节,他不放心,又再次登上铁塔检查、验收,直到倒计时清场时,才最后一个撤离铁塔……

10月16日,一声巨响,罗布泊的上空升腾起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那一天,朱光亚10岁的儿子朱明远从《人民日报》号外得知了这一消息。

而那一个晚上,朱光亚平生第一次喝醉了。

“以身许国”的数千人,仅用40多次核试验,就达到了国外几百次乃至上千次试验才能达到的技术水平!

1967年6月17日,好消息再次震彻神州——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夙愿变为了现实,朱光亚不辱使命!面对技术研究从零起步的困境,他领导自行设计、制造、安装了国内第一座轻水零功率装置,跨出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作为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计划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他精心组织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邓稼先、周光召、于敏等成千上万名杰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两弹”研制,参与了历次原子弹、氢弹研制和试验,为原子弹、氢弹技术突破及武器化、小型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回顾这段历程,朱光亚屡屡提到: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他仅是其中一员!

和平时期,朱光亚依然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推动核能和平利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863”计划制定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前期论证、创建中国工程院等重大工程和科技项目等。

2011年2月,这位照亮中国半个世纪的战略科学家与世长辞。遵其遗嘱,一部分骨灰埋在了他牵挂一生的马兰核试验基地!

广袤苍穹,有颗名为“朱光亚星”的小行星静静高悬,它,一直在那里,永远闪耀!

  • 相关阅读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工业名城涌动创新潮

    安徽安庆,长江之滨,八百里皖江的起点。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工厂、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作为百年工业名城,安庆骨子里镌刻着深厚的制造基因。 如今,承袭荣光,这座老工业基地正沿着“内搭平台、外联老乡”...

    时间:06-29
  • 我国内河航道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港口能级持续提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内河航道网络体系不断完善。2024年,我国三级及以上航道达到1.6万公里,比2012年增长62%,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主干线大通道能力持续提升,江汉运河、...

    时间:06-29
  • 中国商务部回应美与有关国家关税谈判

    就美国与有关国家关税谈判情况,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8日称,中方乐见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与美方经贸分歧。 当日有记者提到,美方官员近日称,正在加紧推进与有关经济体谈判,有望在7月9日“对等关税”90天暂停期结束前与部...

    时间:06-29
  • “港车北上”今年已突破100万辆次 创历史最快纪录

    港车北上”政策自2023年7月1日落地实施以来,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与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速。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显示,今年截至6月28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车北上”数量已突破100万辆次,较去年提前...

    时间:06-29
  • 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西藏农牧大学

    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宣讲报告会28日走进西藏农牧大学,水稻种质资源学家,崖州湾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钱前作题为《南繁硅谷——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超级引擎》的主题报告。 “中国人能吃饱,离不...

    时间:06-29
  • 广东:科技创新赋能美好生活

    实景剧场、互动空间、水舞秀、行进式夜游等多场景的沉浸式文旅日趋成熟;备课、授课、学习、评价、教研、办公等全覆盖的智慧教室一步步推广至全国;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卡车物流、低空物流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在...

    时间:06-29
  • 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超2.7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3万亿元,比1至4月份增加6034.1亿元。 “上天入海”尽显工业高质量发展活力。1至5月份,我国航天、航空、航海等“三航”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铁路...

    时间:06-29
  • 小中见大!这个博览会专为全球中小企业搭台

    小中见大,博览天下。 6月2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中小微企业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开幕。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头回客”和“回头客”,如约而至。 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

    时间:06-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