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科技赋能公共安全 打造城市“数字盾牌”

2025-07-08 18:25: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许维娜)凌晨三点,城市地下管网中,安装在某燃气闸门井中的可燃气体智能检测仪突然发出浓度超标报警。城市生命线监测中心随即发出通知——基于大模型,判断疑似存在燃气管网泄漏,并快速定位到3公里外的一段老旧管网,同时模拟了燃气扩散和燃气爆炸事故的影响范围。

很快,相关燃气公司便接到系统推送的燃气泄漏通知,第一时间按照系统规划的路线,赶到现场进行二次复核,做好了现场安全围挡防护。经排查,确定为窨井内放散阀松动导致燃气轻微泄漏,抢修工作随即展开。最终,通过多部门高效联动,从险情发布到险情解除,整个处置过程仅用不到1小时,实现了快速闭环管理,迅速解除安全隐患。

当前,物联网、AI、量子技术快速发展,公共安全领域正迎来科技变革新契机,众多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实践。“在科技革命浪潮中,行业企业需以创新驱动核心技术迭代,适应数智化转型趋势。”辰安科技董事长郑家升表示。

他举例称,在合肥液化气瓶监管项目中,通过给液化气瓶加装二维码标识、为运输车辆配备定位设备,实现气瓶全流程监管;同时在当地燃气管网及地下空间布设监测设备,结合多维度数据进行风险研判。目前,当地已实现对5000余公里燃气管网的监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燃气泄漏事故风险。

这种基于科技的城市安全监测模式并非个例。

当前,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在全国多地推进,覆盖桥梁、供水、排水等多个领域。据介绍,辰安科技构建的“城市安全监测物联网+云服务”体系,运用AI大模型、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事故定位与风险预警,为政府部门提供安全服务。据行业观察,类似监测系统的应用,对城市安全事故防控起到积极作用。

专家表示,当每一寸管网、每一座桥梁都成为“会说话”的智能节点,城市安全才能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警”,真正实现从“人防”到“智防”的跨越。在科技赋能下,公共安全正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最坚实的“数字盾牌”,为千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一道看不见却触手可及的防护网。

  • 相关阅读
  •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 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7月8日15时9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转入独立飞行阶段,将于近期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 据了解,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货运飞船绝...

    时间:07-08
  • 我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升级加速 

    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经济日报 图文编辑:杨曦...

    时间:07-08
  • 国铁郑州局:打造高铁安全防护“智慧大脑”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国铁集团郑州局消息,为守护高铁列车运行安全,国铁郑州局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坚持科技赋能,积极改革创新,加大技防投入力度,引入铁路外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打造高铁安全防护“智慧大脑”。...

    时间:07-08
  •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开幕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王连香 乔雪峰)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8日,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国际铁路联盟(UIC)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

    时间:07-08
  • 税费红包落地 经营主体创新升级动能足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减税1407亿元;先进制造业企业...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