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融合消费形式多点开花 暑期文旅市场热潮涌动

2025-07-10 09:29:00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融合消费形式多点开花 暑期文旅市场热潮涌动

暑期是文旅消费的传统旺季。为激发暑期消费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份至8月份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据悉,暑期消费季期间,各地将围绕消夏避暑、滨海度假、观演赏剧、赶集看展、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暑期文旅消费热点,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

近期,多地结合暑期消费特点,积极推出促消费活动及惠民措施,充分发挥暑期效应,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例如,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宣布,陕西将策划推出暑期文旅活动1216项2792场、夏季旅游精品线路111条,发放价值2000余万元的暑期惠民卡券。

四川提出,7月份至9月份消费季期间,四川将特别推出暑期消费季大礼包,发放6565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7月8日,浙江省商务厅等12部门发布的《“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力争暑期(7月份—8月份)全省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超2000场。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推出的暑期促消费政策与活动直接降低消费成本,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预计将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发放暑期消费券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助力暑期消费市场繁荣。”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各地把握暑期消费旺季时间窗口,适时推出文旅消费活动、发放消费补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发放补贴、举办文旅活动外,各地还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探索“夜游+”“演艺+”“赛事+”等融合消费形式。

在上海,以“夜来上海,共赴热爱|Night Live Goes On”为主题的2025上海夜生活节,推出潮流运动之夜、电竞生活月、申夜现场音乐季等上海市首批130个主题特色夏夜活动以及“公交+消费”“游船+消费”等一批特色场景。

浙江在《行动方案》中明确,推广“餐饮+”融合引流模式。开展“餐饮活动进商场助消费专项行动”“味美浙江 百县千碗+地方特色”等主题活动,打造“餐饮+百货零售、体育赛事、文旅演艺”融合引流的消费新热点、新场景。

江苏提出,利用暑期叠加“苏超”赛季契机,将结合赛程安排,举办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家门口”看大展、赏好戏、享非遗系列活动。同时,不断完善“足球+城市IP+文旅消费”复合生态链,吸引更多人“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

付一夫表示,夜经济、赛事经济等新消费场景营造出沉浸式的消费氛围,为消费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从而激发其消费意愿。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活动能更大程度上带动客流量,拉动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领域的消费。

洪勇认为,夏日中的“夜游+”“演艺+”“赛事+”等复合式消费场景,通过融合文化、旅游、体育等多种元素,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促进消费升级。这种模式还推动了消费链条的延长,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结构。

谈及如何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洪勇建议:“政策层面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如简化消费流程、提高消费便利性、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举措,来激活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付一夫表示,在行业层面,各相关企业应捕捉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针对当前年轻消费者对于情绪价值的追求,进一步创新消费场景,推动业态融合,推出更多富有体验感与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

  • 相关阅读
  • 6图速览中国能源转型“绿”潮澎湃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证券时报、央视网等 编辑/设计:罗知之、李悦佳(实习生)...

    时间:07-10
  • 今年快递业务量提前35天破千亿 透露哪些信号

    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截至7月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5天。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邮政快递业对促进消费升级和实体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更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较强的韧劲和活力。...

    时间:07-10
  • 多地出台政策举措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原标题:多地出台政策举措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十一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广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聚焦广州科技创新重点...

    时间:07-10
  • 演唱会经济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

    原标题:演唱会经济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本报记者 李春莲 实习生 郭奕妍 进入暑期,各地演唱会如火如荼地举行。鉴于部分演唱会“一票难求”,有观众甚至选择跨城观看,“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正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常态...

    时间:07-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