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上半年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明显

2025-07-14 17:5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黄盛)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净投放现金3633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655亿美元,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8.3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4.11万亿元。此外,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

上半年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从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比较明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7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金融总量合理增长。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1%。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邹澜认为,数据说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金融市场韧性增强。在外部环境和全球金融市场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股债汇等主要金融市场保持平稳运行。

“从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是需要时间的,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邹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密切关注评估前期已实施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推动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上半年信贷结构优化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显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闫先东表示,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了6.6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17万亿元,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的主要构成,表明金融持续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贷款增加9239亿元,体现了金融机构持续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

从行业投向看,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具体来看,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此外,闫先东分析说,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呈现“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的特点。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闫先东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科技贷款余额4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2.5万亿元,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32.8万亿元。

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数据背后,中国人民银行在上半年出台了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措施。特别是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推出一揽子共10项货币政策措施。

具体来看,数量上,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大中长期流动性支持。价格上,中国人民银行注重发挥利率工具的调控作用,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整治规范利率违规行为,强化利率自律管理。结构上,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

“一揽子政策已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对提振市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邹澜表示,上半年金融数据是政策效果的重要体现。

邹澜认为,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完善政策框架,推动出台《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系统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信贷投放。完善“五篇大文章”考核评估机制,形成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效果评估的工作闭环。发挥好金融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提质升级作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保障外贸企业融资需求,优化跨境支付结算服务,助力稳就业稳经济。5月末绿色、科技、普惠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7.4%、12%、11.2%,保持了较快增速。

“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措施执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邹澜表示。

  • 相关阅读
  • “华龙一号”陆丰核电6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杜燕飞)据中广核消息,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14日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吊装现场。...

    时间:07-14
  • 如何做好民营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央行回应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在会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主要从三方面继续做好民营和...

    时间:07-14
  • 央行: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比较明显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会上表示,从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比较明显...

    时间:07-14
  •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实效 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一头连着群众生活的“小日子”、企业经营的“小生意”,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雪中送炭、服务民生”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题中之义。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一...

    时间:07-14
  • 智能建造提速,需迈几道坎?

    原标题:智能建造提速,需迈几道坎?在办公室里遥控整个工地、在施工现场上演“机器人总动员”……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与建筑业融合,传统建筑业逐步实现提质增效,焕发新生机。 尤其今年以来,在政策赋能...

    时间:07-14
  • 第三位“星际访客”是颗古老彗星

    原标题:第三位“星际访客”是颗古老彗星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天文学家日前拍摄到一颗来自太阳系外的神秘天体3I/ATLAS在穿越木星轨道。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7月10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欧洲空间局盖...

    时间:07-14
  • 月球背面月壳磁场弱土壤磁性强之谜揭开

    原标题:月球背面月壳磁场弱土壤磁性强之谜揭开科技日报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该所李金华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详细分析了月壤中各种磁性矿物,以及...

    时间:07-14
  • 科创板“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出台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黄盛)上交所日前发布实施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包括《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以下简称《科创成长层指引》)、《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

    时间:07-14
  • 35家A股上市银行年度分红密集落地

    原标题:35家A股上市银行年度分红密集落地7月份以来,多家A股上市银行陆续发布利润分配实施公告。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35家完成2024年的年度分红。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