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环着沙漠看新疆·综述篇|新青年 新技术 新装备——记新时代防沙治沙的故事

2025-07-16 19:21: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抹抹绿色正在不断向沙漠深处延伸开来。

翻开地图,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长期以来不断侵蚀着周边地区。自此,人与沙的博弈从未停止。

过去40多年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已经形成了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2023年9月,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正式启动。2024年11月28日,随着新疆于田县最后一棵玫瑰花苗种下,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

记者途经若羌、且末、民丰、于田、策勒等地采访了解到,各地区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符合新疆实际的防沙治沙道路。例如,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采用生物治沙方式;反之,在水资源条件相对匮乏的区域,主要采用光伏治沙;而在不具备水资源条件、光伏铺设条件也达不到要求的地方,以工程治沙为主。

例如,民丰县后坝河沙漠阻击区部分工程项目就采用了“工程治沙+生物治沙”的叠加方式,周边还配合分布式光伏板用以供水供电。整个过程遵循不修路、不拉电、不平整土地原则,初步实现治理风沙和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监测数据显示,且末县治沙前绿地面积909.5平方公里,治沙后面积1330.5平方公里;治沙前沙尘暴16天,治沙后沙尘暴11天;扬沙天气由治沙前的61天下降到37天,浮尘天由128天降至98天。记者此次前往的巴州地区,其当地2024年沙尘暴天气为28天,较上年减少14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在此次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一大批青年扎根沙海……

在且末县,一群退役军人怀着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热情,先后投入2300万元在当地种植梭梭、胡杨、文冠果、四翅滨藜等500万株,完成1.1万亩沙漠绿植。

薛杰,甘肃人。2014年,当他第一次踏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每年4月至10月,便会深入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采集气象、风沙流、地下水水位等一手数据。他主持国家与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荣誉。

帕提古丽·亚森是第一批女治沙员。每年苗木验收时,她管护区域的树苗成活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

“防沙治沙的方式正在从传统人工转向机械化、智能化。”新疆林业科学院副院长宁虎森告诉记者,例如像压沙固沙机械、灌木平茬机械,无人机飞播等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正在不断融合,可持续发展之花也正在沙漠中盛开……

“虽然我已经快要退休了,但是我的孩子也报考了相关专业,和我一样继续投入到了防沙治沙的事业中,这是我特别骄傲的一件事……”宁虎森说。

新青年,新技术,新装备……属于新时代的防沙治沙故事,还将在这片沙海中继续。

相关报道:

走!搭乘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感受南疆经济“跑”起来

“外国人不相信我们能种出来树……”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一起来认识沙漠里长出的神奇植物

村里第一批种枣树的人 “没想到”……

沙漠开出不屈的玫瑰

  • 相关阅读
  • 助推“粤链”出海 广东开启主宾省首场活动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焦磊)7月16日,广东省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作为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主宾省首场活动,大会聚焦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吸引中外政企代表近300人参与。 中国国际贸...

    时间:07-16
  • 国内北方港口首次完成国产保税绿色甲醇燃料“船对船”加注作业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乔雪峰)7月15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在大连大窑湾港区,为我国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500吨国产保税绿色甲醇。 这标志着国内北方港口首次国产...

    时间:07-16
  • 水利部:我国进入2025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欧阳易佳)水利部今日召开“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表示,从今天开始,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也意味着迎来了每年防汛形势最为复杂严峻的时期...

    时间:07-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