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滴状冷凝传热实验首次“上天”开展

2025-07-17 09:05: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滴状冷凝传热实验首次“上天”开展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蕴 通讯员于舒雯)7月15日凌晨5时34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由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马学虎教授、温荣福教授团队,依托载人空间站工程科学与应用项目“微重力环境下耐久疏水表面凝液特性与传热强化技术”自主研制的“空间滴状冷凝传热实验模块”顺利进入我国空间站,上天“做实验”。

据介绍,“空间滴状冷凝传热实验模块”将在梦天舱两相系统,开展微重力环境下耐久性热界面材料、滴状冷凝动态特性、强化传热技术等一系列长周期在轨实验。本次开展的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蒸汽滴状冷凝实验研究为国际上首次。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揭示空间环境下界面结构调控相变过程的微观机制和物理本质,形成具有应用价值的原始数据库和设计准则,支撑我国空间领域换热装备高效化和紧凑化发展需求。

热控系统是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核心模块之一。为实现微重力环境下冷凝液的快速移除和高效传热,团队提出利用固液界面作用驱动高效液体定向输运,加速冷凝液移除,实现热控系统整体效能和空间利用率的提升。经过项目论证、设计方案评审、实验工程件等一系列环节,团队完成了空间滴状冷凝传热实验模块的交付。

马学虎介绍,微重力环境下蒸汽滴状冷凝实验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未来,团队将开展系统的滴状冷凝空间在轨实验,聚焦微重力环境中滴状冷凝液滴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开展后续研究。

  • 相关阅读
  • 这项指标提前实现!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15.3件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表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

    时间:07-17
  • 国家知识产权局:破解代理行业“内卷式”竞争 促进“质价相符”“优质优价”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 会上,有记者提问,近年来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都有哪...

    时间:07-17
  • 国家知识产权局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 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

    时间:07-17
  • 水利部:以抗旱措施的确定性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欧阳易佳)“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中下游、江淮、新疆中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水利部防御司司长姚文广回答人民网记者提问时,水利部将始终坚持预字当先、防线外推,以抗旱措施的确...

    时间:07-17
  • 多部门协同配合应对各类农业灾害 合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是全年粮食的大头,打赢秋粮丰收仗,可有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部署...

    时间:07-17
  • 775家深市公司预告半年报 近六成公司净利润预增长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黄盛)记者从深交所获悉,截至2025年7月15日,共有775家深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453家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约58.45%(占比近六成)。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

    时间:07-17
  • 第三届链博会主宾省(山东)活动举行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焦磊)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期间,第三届链博会主宾省(山东)活动在链博会现场举办。活动通过展览展示、举办“中国(山东)·泰国主题活动暨供应链国际合作推介洽谈会”等,推动山东...

    时间:07-17
  • 重子内观测到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现象

    原标题:重子内观测到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现象科技日报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自然》杂志16日正式发表的论文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团队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中,首次在一种重子类的衰变复合亚原子粒子中...

    时间:07-17
  • AI输出“偏见”,人类能否信任它的“三观”?

    原标题:AI输出“偏见”,人类能否信任它的“三观”?人工智能(AI)已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伙伴”。从聊天机器人、语音助手到自动翻译,AI不断介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然而,它能做到“客观中立”吗? 据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