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场关于AI能力与人类智慧的对话
“你发明了GPU图片处理器,改变了整个领域,现在又引进人工智能(AI),取得不凡成绩。”7月1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举办先进制造主题活动,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炉边谈话”环节对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说。
在对话现场,黄仁勋预测了AI领域的发展方向。他表示,下一波浪潮是物理AI。融入人类物理世界后,它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将很快超过人类。
从具身智能到智能体,AI能力突飞猛进,它的智慧和技能会超越人类吗?
“我们见证了计算机通过深度学习技术逐渐掌握视觉语音识别、理解等能力。问世才7年的生成式AI,不仅能理解信息,还能通过推理生成信息,具备了理解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黄仁勋说,过去是人类教AI做事,或者人类和AI协同做事。而现在,AI可以自己思考、推理、实践,进行强化学习,独立完成任务。
王坚认为,生成式AI发展迅速。AI不仅能模拟人的智慧,更能增强人的智慧。
那么,AI智慧会替代人类智慧吗?黄仁勋说:“AI激发人的创造力,增加人的智慧。就如同飞机能够带我们到更远的地方,AI能够让我们想得更多更聪明。”
两位领军人物一致认为,AI将在为科学服务中进一步丰富人类智慧。
在王坚询问黄仁勋对于开源模型的看法时,黄仁勋强调,开源非常重要。
“开源模型既能帮助中国AI领域,也能帮助全球AI领域。”黄仁勋说,通过开源,每个人都可以为AI进步做贡献,汇聚所有资源形成的创新,将造福整个生态系统。
事实上,开源已经在改变世界。王坚说,今年的开源模型改变了整个AI技术,例如DeepSeek、Kimi等,都是颠覆性开源模型,将成为驱动AI发展的主要动力。
黄仁勋也认为,Kimi等一系列大模型非常先进,DeepSeek的论文写得非常好。有了开源模型,医疗公司、金融公司、机器人公司都可以应用AI,进而促进AI在各行业高效发展。此外,开源还可以在全球审查模式下确保模型安全性。
“我们运用硅来提升算力、增加内存、扩展容量,AI发展依赖硅技术的进步。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还需依赖硅推动AI发展吗?”王坚抛出一个决定AI技术进化的物质基础问题。
作为全球AI算力芯片龙头领航者,黄仁勋给出肯定的答案。他表示,英伟达会在硅科技方面继续探索并不断升级。
“下一轮芯片创新不再用原来的方式把算力分解到不同硅材料上,我们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方式来供给算力。”黄仁勋介绍,“我们正在研制复合芯片,让一组芯片实现更高阶功能。例如,我们已率先运用共封装光学技术(CPO)制造芯片。”
支撑AI技术的基座仍在升级挖潜。对此,两位领军人物表示,未来20年,AI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仍大有可为。
(科技日报北京7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