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夏晓伦)“哈密是全国风光资源好、开发潜力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哈密市聚焦打造千亿级电力新能源产业集群,积极做好‘风光无限’文章,加快‘追风逐日’步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吾拉木江·热依木在近日举办的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表示。
交流会上,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刘亚芳表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当务之急是要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储能,迅速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复合型储能、耦合型储能是长时储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表示,太阳能热发电未来面临材料成本与规模化生产难题、长期光照稳定性问题、柔性/可穿戴系统集成技术瓶颈、系统成本四个挑战,未来要重点发展AI优化材料设计、光热-发电混合系统、可持续可降解光热制剂开发。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表示,能源电力系统绿色化势在必行,经济储能技术是利用可再生新能源的关键,也是为未来算力、数据中心提供绿色能源的基础;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能够实现局域能量平衡,保证系统经济性,构建市场可复制的分布式零碳能源系统,改变碳排放与发展权关联、减碳必须付出代价的认知。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肖立业表示,可再生新能源+储能+发电/热电联供技术在经济上具有较好的优势,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场景。未来可在系统设计、集成和降本增效领域进一步研究,可为“双碳”目标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途径。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顾问孙锐表示,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可以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可以发挥我国火力发电产业的优势,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市场需求。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发展部主任鲁刚表示,新型调节资源体系建设要先行,对光热、新型储能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应立足引导助力其在调节资源体系整体变迁中整体功能价值发挥;面对新能源全面入市,新型储能发展将由强制配储政策驱动,逐步进入“市场化收益机制+成本下降”驱动的增长阶段。
交流会期间,新疆哈密“光热技术研发中心”揭牌。据介绍,该中心由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中能建新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与本地高校联合产业链企业共建,创设“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协同机制,聚焦30万千瓦级光热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