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已超1万亿元

2025-07-30 09:10:00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已超1万亿元

近日,建设银行、四川银行等多家银行公告了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以下统称“二永债”)发行情况。记者据中国货币网数据整理,7月份以来至少有12家银行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显示“二永债”发行节奏加快。

对于下半年“二永债”发行规模走势,受访业内人士表示,综合多方面因素,下半年银行“二永债”市场将呈现“中小行主导、成本下行、供给增加”的格局,总体发行规模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7月份发行放量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永债”总发行量已达到10419.6亿元,发行数量达到67只。从季度分布来看,一季度仅发行9只,发行总量为1738.6亿元;二季度发行43只,发行总量为6387亿元;进入三季度后,截至7月29日已发行15只,发行总量为2294亿元。

7月份以来,已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广州银行、四川银行、兰州银行、晋商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等12家银行发行“二永债”。比如,7月28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其2025年第二期二级资本债券已于7月25日发行,总规模450亿元。其中,10年期品种(第5年末可赎回)发行400亿元,票面利率1.94%;15年期品种(第10年末可赎回)发行50亿元,票面利率2.13%。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商业银行加快“二永债”发行步伐,主要是市场环境、监管要求与政策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业务扩张驱动资本需求。信贷投放增长要求银行具备充足的资本金。其次,盈利能力下降制约了内源性资本积累。近年来,银行业息差收窄、盈利能力下滑,尤其是中小银行利润留存难以满足资本补充需要,外源性渠道如“二永债”便成为重要选择。再次,监管趋严与资本充足率指标红线推动银行加速“补血”。“二永债”因可计入二级资本且可分散偿付压力,有助于提升银行资本充足率、增强市场信心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最后,政策面对永续债发行审慎支持,发行渠道和审批效率的优化,促使银行抓住窗口期加大发行力度。

中小行需求迫切

与全国性银行相比,部分区域性中小银行的“补血”需求更为迫切。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中小银行通过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规模累计超千亿元。

监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12.96%,明显低于国有大行17.79%的水平。这一差距凸显出中小银行在资本实力上的相对劣势。

曾刚认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迫切,主要源于四方面原因:一是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且下降,风险抵补不足;二是盈利能力下降,叠加不良贷款率偏高、拨备覆盖不足等问题,导致内生资本积累能力受限;三是业务扩张加剧资本消耗,而盈利难以支撑补充;四是外部融资渠道有限,股东支持不足,在竞争和风险压力下需加快外源性补充。

在内源性补充能力不足和外源性补充渠道狭窄的双重压力下,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面临严峻挑战。对此,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表示:一是根据自身可用的资本补充渠道情况,做好资本规划,调整风险资产扩张的速度和节奏,积极拓展低资本消耗的业务,降低综合风险权重。二是运用数字化手段迭代风险控制技术,拓展非息收入,增加内源性补充资本能力。三是处于改革化险进程中的中小银行,可以考虑在兼并重组的基础上,争取地方政府匹配更多的专项债资金用以补充资本。

曾刚表示,下半年,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走势将呈现“结构分化、总量稳增”的特征。从总量看,2025年全年发行规模约1.55万亿元至1.6万亿元。考虑到下半年通常是银行“二永债”供给高峰期,预计下半年发行规模将占全年六成以上。从发行主体结构看,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国有大行在获得特别国债注资后,资本补充压力显著缓解,发行需求将明显下降。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仍面临较大资本补充压力,成为下半年发行的主力军。从市场环境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延续,债券市场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为银行降低融资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预计2025年“二永债”到期规模约1.2万亿元,超出2024年全年赎回规模,客观上推高了再融资需求。

  • 相关阅读
  • 水利部滚动部署洪水灾害防御工作

    人民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7月29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防汛会商会,分析研判汛情发展态势,滚动安排部署洪水灾害防御工作。 会议要求,要科学、精细、安全调度北京市密云水库,算清、算...

    时间:07-30
  • 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提速 多项创新成果落地

    人民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许维娜)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玫瑰特色产业曾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玫瑰花质量不稳定、销售渠道窄、花农贷款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产业发展。然而,随着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推进,这些问题正逐...

    时间:07-30
  • 五碲化铪中发现全新量子物质态

    原标题:五碲化铪中发现全新量子物质态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科学家在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在五碲化铪材料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量子物质状态——自旋三重态激子绝缘态。这种近...

    时间:07-30
  • AI为核心的“虚拟实验室”创建

    原标题:AI为核心的“虚拟实验室”创建科技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虚拟实验室”的创新工具。该系统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结合跨学科科学家团队,旨在解决复杂问题并加速科学...

    时间:07-30
  • 猜猜谁是AI辩手

    原标题:猜猜谁是AI辩手大屏幕上,长相、穿戴一模一样的两位辩手,对涉及情感、伦理、心理学、哲学的辩题“如果能一键消除所有痛苦回忆,要不要按”展开激烈辩论。其中,一方辩手是真人陈铭——武汉大学教师,另一方“辩手”则是...

    时间:07-30
  • 财经观察: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

    近日,在新疆哈密戈壁上,全球单期最大“光热储”一体化项目迎来关键节点——汽轮机基础完成浇筑,为后续并网发电奠定基础。该项目设计总装机容量达1500兆瓦,建成后年均可提供近29亿千瓦时绿色电力。 梳理今年各地公布的重...

    时间:07-30
  • “AI+”加出新型工业化新动能

    原标题:“AI+”加出新型工业化新动能一台内嵌AI的大型工业织布机吸引了许多行业人士围观,它能调控工艺参数与布匹质量,边织边检,在多个企业落地应用中,准时交付率达99%,生产效率提升20%,长疵检出率超99%。这是记者在2025世界...

    时间:07-30
  • 量化垃圾场甲烷排放有了精准“卫星尺”

    原标题:量化垃圾场甲烷排放有了精准“卫星尺”科技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陆成宽)量化全球垃圾场甲烷排放有了更准的“卫星尺”。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该院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

    时间:07-30
  • 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原标题: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科技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付毅飞)7月29日12时11分,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顺利将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送入500公里高度太...

    时间:07-30
  • “空调热浪”可能加剧城市暴雨

    原标题:“空调热浪”可能加剧城市暴雨科技日报天津7月29日电 (记者陈曦)记者29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黄津辉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热排放到室外后,会改变城市天气模式——可能显著增强城市夏季暴...

    时间:07-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