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杜燕飞)“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加强行业自律,调整生产节奏,坚持执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实现了粗钢产量稳中有降、经济效益同比改善、环保水平持续提升,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中国钢铁行业协会会长赵民革日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十一次理事(扩大)会议上表示。
钢铁产量同比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5.15亿吨,同比下降3%;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4.52亿吨,同比下降5.6%。据中国钢铁行业协会监测,今年初以来,企业产销衔接顺畅,钢材库存处于近4年的最低水平。
钢材出口保持高位。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5815万吨,同比增长9.2%;出口金额406.6亿美元,同比下降2%;进口钢材302万吨,同比下降16.4%;进口均价1686.5美元/吨,同比上升2.2%;折合粗钢净出口6264万吨,同比增长21.1%。
钢材价格同比下降。中国钢铁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93.75点,同比下降13.35%。今年以来,钢材库存保持低位,为钢材价格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行业利润同比增长。据中国钢铁行业协会统计,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29985亿元,同比下降5.79%;利润总额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平均利润率为1.97%,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亏损面23.86%,同比下降18.19个百分点。
环保指标持续改善。上半年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9%,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总能耗同比下降1.5%,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6%。截至6月30日,共有193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144家钢铁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98亿吨;49家钢铁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1.75亿吨。
“得益于国家为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所采取的产量调控措施显效、行业自律控产力度加大、钢铁企业积极探索生产经营新模式,上半年,钢铁产量同比减少、行业利润合理回升。”赵民革强调,自律控产稳运行是行业利润改善的核心原因,是实现行业效益逐步向可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合理盈利水平回归所必需的。
赵民革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供强需弱格局尚未改变,钢材高位出口不可持续,参与碳市场面临新任务,环保成本差异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绿色化发展面临资金压力。
“下半年,钢铁行业要按综合整治‘内卷’,努力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科技创新投入,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参与碳市场,加快推动绿色转型;促高端、稳周边、严监管,促进平稳有序出口;推动钢结构建筑、新兴产业用钢发展,持续拓展钢铁材料应用空间;打造高端国际交流平台,推进钢铁国际化进程。”赵民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