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解决实际需求,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

2025-09-03 18:28: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8月26日,在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论坛现场,一场聚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如何破解企业新质生产力转化难题的圆桌讨论成为焦点。来自企知道、斯贝达电子、华电联合建设工程、五鑫科技、迈加生物医疗、远然安地、中科穗鑫等多家企业,围绕破局路径与跃升动能,对实践案例和未来预判展开深度对话,为数据智能落地产业提供了鲜活的实战指南。

对话现场。主办方供图

走出“数据孤岛”,接入“数据高速公路”

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其流通与应用的“堵点”成为各行业共识。斯贝达电子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晓磊表示,当前数据要素价值低、高质量数据稀缺、小样本数据结构化难,根源在于“数据供给滞后,产权界定、定价、收益分配制度不确定”,“数据孤岛”现象普遍。

迈加生物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龙提到,“完整的个人健康画像”构建存在难点——数据分散于企业、体检机构、医疗机构乃至可穿戴设备之间,甚至医疗机构内部都难以打通。

深圳市迈加生物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龙。主办方供图

深圳市华电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建羽认为,工程领域数据分属环保、劳动、业主、总包等多方,“标准不统一、接口不兼容,无法形成共享数据平台,产业效应自然无法释放”。

深圳市华电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建羽。主办方供图

五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黄普宁认为,“数据不出门,价值能传播”,需通过技术为数据建立安全壁垒,同时配套公开透明的普惠政策,让企业敢接入“数据高速公路”。

深圳市五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普宁。主办方供图

王晓磊表示,很多AI开发者不熟悉生产场景,而产业端人员缺乏AI知识,复合型AI人才较少;另一方面,训练垂直行业大模型需深度结合“行业Know-How+行业数据”,模型训练“吃算力、吃电力”需要引起重视,在政策与资源上向中小企业倾斜。

斯贝达电子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晓磊。主办方供图

中科穗鑫(广东)应急安全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江坤定结合自身行业属性指出,企业虽引入智能监测、北斗定位等技术降低人力成本,但“应用人员能力不足”导致技术难落地——“研发时要先想‘能不能让一线人员快速用起来’。”

中科穗鑫(广东)应急安全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江坤定。主办方供图

解决实际需求,实现价值转化

迈加生物已建成国内首家“AI+智慧机器人健康管理中心”,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线上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生命体征、睡眠、饮食、情绪等数据,传输至中心数据模型后,系统自动生成初步判断与健康建议;若数据达阈值,医护人员即时介入随访。线下门店则将中医理论与AI结合——通过舌诊、经络检测识别体质,数据同步至智能机器人,由机器人直接输出调理方案,实现“检测-分析-干预”的闭环。“数据累计让评估越来越精准,这是健康管理的核心动能”,迈加生物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龙表示。

中科穗鑫在应急安全领域探索出多场景应用。公司总经理江坤定介绍,在安全教育端,将MR/AR设备部署于社区、党建中心,通过虚拟现实让公众直观学习家居防火、国防教育知识;在公共安全与生产安全端,使用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管控危化品生产空间,“杜绝违规物料操作、点火等危险行为”;在自然灾害防御端,结合无人机巡检、测绘与大数据模型,预测山体滑坡阈值,同时监测高速公路、桥梁的路面裂缝变化,“提前规避风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深圳市华电联合将大数据与AI应用于智慧工地,已从早期“纯摄像头监控”升级至4.0版本。在安全管理上,人员需刷脸进工地,安全帽内置芯片实现定位,危险区域用“带算力算法的AI摄像头”无死角监控;在设备管理上,为塔吊加装“黑匣子”传感器,实时监测绳索状态,防止断裂事故;在质量管理上,通过摄像头监控钢筋数量、混凝土厚度与湿度,“偷工减料、质量不达标会即时报警”;在环保与效率上,扬尘、噪音数据直连业主,AI调度机械与材料运输,“机械闲置时间减少,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董事长石建羽表示,这一模式已成熟,是“物流、传感器、芯片技术与AI的深度融合”。

数字孪生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深入垂直领域

五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普宁透露,其所在行业的模具制造企业已将数字孪生应用于立体仓库、工厂能源管控(电、水)及安全消防,“降本效果显著”,虽在订单获取端仍需突破,但“降本是制造企业的核心刚需,数字孪生的落地优先级很高”。迈加生物也表示,正在研发“人体数据+数字孪生”的健康管理模式,“不用太久就能落地,将进一步提升健康评估的精准度”。企知道副总裁彭卫华认为,数字孪生在智慧城市领域已有较多验证,未来在垂直产业的应用将更深入。

王晓磊从“刚需+数据”角度判断,工业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将快速普及——“制造业有大量工艺数据,结合AI能直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是企业的核心诉求”。同时,消防、应急、救援等危险场景的AI应用也将加速,“这些领域有明确安全刚需,虽数据获取难,但一旦突破,就能创造巨大社会价值”。生成式AI与行业知识图谱的结合已显现潜力。“大量垂直领域的语音问答系统正在嵌入业务系统”,例如客服、设备运维咨询等场景,“这类应用不需要全行业数据,只需聚焦特定业务,落地速度会更快”。

企知道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彭卫华。主办方供图

企知道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彭卫华表示:“破解瓶颈需要制度完善数据流通,需要人才衔接技术与产业,更需要企业扎根场景积累数据;未来技术落地,也需围绕‘刚需’展开。”在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时代,唯有产业、政策、技术三方协同,让数据真正“接地气”,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跃升,为企业创新注入实实在在的动能。

  • 相关阅读
  • 线上线下联动 催生文娱消费新浪潮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几年前,一位短视频创作者回到日渐冷清的大柴村,开始用镜头记录乡村日常。 他通过组织村运会、村晚、包饺子大赛等活动,复活了悠花灯等传统技艺,重现记忆中热闹温馨的乡村图景。 这些活动吸...

    时间:09-03
  • 企知道吴初明:数据赋能让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富有活力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在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企知道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吴初明以《数据驱动技术跃迁:破解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结合全...

    时间:09-03
  • 解读数据要素发展新路径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在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人民网人民数据副总经理、人民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丽发布并深度解读《中国数据要素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该《报告...

    时间:09-03
  • 房汉廷:数据要素的“息壤基因”与新质生产力的破局之道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在8月26日举行的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浙江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领军人才、研究员房汉廷以《数据价值炼化能力对比分析——来自中国、美国与...

    时间:09-03
  • 总书记为何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如此重视并多次强调? 在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体现了总书记深厚的生态情怀和人民情怀。 “生态情怀指的是把守护好...

    时间:09-03
  • 两部门:到2027年底林场驻地通4G/5G网络比例达90%

    中新网9月2日电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林场(所)驻地通4G/5G网络比例达到90%,人...

    时间:09-03
  • 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谁将受益?

    中新社天津9月2日电 (记者 夏宾)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做出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政治决定是本届峰会的成果之一。 回顾历史,2010年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第九次总理会议上,中方提出研究成...

    时间:09-03
  • 今年前7月中国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稳健增长,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国软件...

    时间:09-03
  • 今年前7月中国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稳健增长,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国软件...

    时间:09-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