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一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提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此背景下,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自10月28日《建议》发布以来,海外机构按图索骥,加快对A股上市公司调研步伐。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海外机构共计调研233家公司。其中,医药生物类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信电子类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均获得20家以上海外机构调研。
《建议》中,有46次提到“科技”,61次提及“创新”,6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对此,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充分显示了科技发展在“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
从调研内容看,围绕上市公司科技创新,从而评估市场预期,是海外机构调研的重点。例如,联影医疗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8.55亿元,同比增长13.48%。“我公司坚定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强化核心资源在前瞻性研发方向的配置能力。”联影医疗在回复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持续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产品策略,不断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中高端设备,在MR、CT、MI、XR及放疗等重点领域实现中高端、高端以及超高端设备的快速放量。此外,公司多产品线协同发展带动公司整体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进一步强化了收入增长的质量与可持续性。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外机构从之前“广撒网”转向“精准深耕”,对具备技术壁垒和全球化布局的上市公司关注度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盛”)研究团队发布研报称,近期政策信号体现出中国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并进一步提振出口的决心和能力。对于2025年,高盛将中国实际GDP增速预测上调至5.0%。并且对2026年和2027年中国实际GDP增速的预测大幅高于市场预测。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讲师王雨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双重催化下,将加速我国未来产业技术迭代与成熟,推动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