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开展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

2025-11-26 08:55: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苏诗钰 见习记者 何成浩

1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开展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创建活动。

与《通知》配套发布的《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到,示范基地包括园区和企业两类。到2035年,创建100个左右园区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园区”)、1000个左右企业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企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意在通过选树新兴产业发展示范标杆,引领带动我国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搭建更具支撑力的载体体系。

根据《方案》,示范基地将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低空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各地产业格局来看,一批园区在细分赛道上已经有了较强集聚度。比如有的园区在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方向形成了一定优势;有的园区在新能源整车及配套上形成较完整链条;有的园区在集成电路设计与封测环节积累较多企业和人才。”

不过,要让示范基地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业界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三方面:一是把主导产业选准、选精;二是把公共服务做实;三是把考核评价做严。

袁帅表示,示范园区要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条、强大的产业集群和良好的产业生态,为其他园区提供可复制的产业发展模式。示范企业要在技术、产品、模式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成为行业发展的标杆。在示范推广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示范基地的经验和模式,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调整。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表示,示范基地能汇聚创新资源与产业要素,能促进新兴产业上下游协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筑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屏障,同时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让新兴产业从简单集聚转向生态化发展。长远来看,随着示范基地逐步铺开并形成成熟经验,将带动全国形成梯次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既能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也能催生出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能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打造国际竞争优势,推动我国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