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瘦削的陈武飞站在福建省厦门市万景公寓的4楼阳台上,一脸幸福的妻子正在厨房收拾碗筷。家中的墙壁洁白如纱,地板光滑如镜。小区里,百余种热带植物,绿意盎然,偶尔还从其中传出几声鸟鸣。
“如果没有政府的保障房政策,想都不敢想这辈子还会住进这样的房子!”正在干活的妻子说。陈武飞感慨地说:“在我家附近,社区活动中心、篮球场、网球场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和过去的居住条件相比,现在的一切恍如梦境,是保障房政策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指数。”
厦门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将“实现住有所居,促进老百姓安居乐业”作为一项重大民生问题来抓,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实现了多项第一。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改善缴存职工住房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8月,厦门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委批准为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后,厦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高度重视,坚持以“严控贷款风险,确保资金安全”为原则,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采取多项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开展调研积极申请试点城市
2009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在正式启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后,厦门市积极展开调研,并起草上报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请示》及《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为申请试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厦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积极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业务规范》讨论和拟写工作;积极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业务运行监管系统的培训;在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协调下,对市建设与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涉及的保障性住房总体规范、年度计划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立项、土地征收、工程规划、市政配套、工程质量监督、价格审核、销售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厦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坚持以教育引导倡廉、制度建设固廉为防范风险的对策,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多年来,该中心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要业务,缺乏项目贷款管理经验。针对这一情况,该中心认真选调业务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参与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适时组织项目贷款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风险、责任意识教育,使工作人员熟悉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的业务,尽快进入角色,明确工作职责,找准工作定位,增强政策执行力、协调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筑牢思想防线,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强化信息系统控制确保有效监管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始终是厦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目标。为确保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工作顺利开展,中心建立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业务运行平台,及时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监管处、受委托银行专网连接并独立运行,设置分配系统岗位操作权限,使受托银行、该中心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项目贷款有序衔接、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