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区域,农村信用联社之外,最近的银行要到南边的冉屯路上,步行约半小时。
在尚东花园小区,还谈不上有商业服务配套。
有研究者称,这种现象是因为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不足,对趋利的商业服务来说吸引力不大。
4月17日,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回应,在郑州市2010年以前开发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中,的确有一部分项目处于相对偏远的地段,配套设施不太齐全。
类似尚东花园这样,保障房周边公共服务配套严重“负债”现象在全国各地都存在。
有媒体调查过烟台保障房项目锦绣家园[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区域位置较偏僻,有一趟公交车经过小区附近,下车后需再步行十余分钟,该公交车一个小时才一班。在锦绣家园项目附近,唯一一家私人诊所是位于两公里外。
压缩土地成本致偏远
将保障房项目安排在相对偏远的便宜地块,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减少建设成本
从地图上看,郑州市的保障房如同有离心力一样,远离了市中心,环状分布在三环内外。
“西穷东贵北红南贫”——当地一句顺口溜总结郑州城市发展布局。相对东部来说,其他方向的发展速度显缓慢。郑州市的大多保障性住房,呈半环状分布在北、西、南部的三环内外。
“东贵”,指郑州市东部的郑东新区、郑州新区,成为政府的建设重点,高楼林立,寸土寸金,房价最早破万。郑东新区CBD的建设,政府机关的迁入,使得东部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东部尚没有保障房小区出现。
“北红”,郑州市北部因有黄河流经,生态成为看点,黄河沿岸建有诸多别墅和旅游房产。不过在黄河和北三环之间,城市建设刚刚起步,仍有很多农田。珠江荣景、裕华美辰、园田花园等保障房小区集中在这一区域。
“西穷”,西部曾是郑州市发展的重点,近几年,发展重点转移到东部的郑东新区。红河瀛园、通和盛世、同汇花园等数个保障房小区分布在西部。
“南贫”,郑州人眼中的南部是发展前景最差的,集中大量汽车配件和物流产业。分布着尚东、联合雅苑、联合花园等数个保障房项目。
保障房项目选址偏向地价低廉的偏远地区,相对成为各地政府部门的普遍选择。地方政府认为,在保障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保障房选址偏向偏远地区,能够降低成本,提供更经济的住房,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帮助更多的困难者。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和房地产研究所副教授郑思齐,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因。
郑思齐分析,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经适房由政府提供土地及税费减免,由开发商建造并赚取较低的利润。廉租房土地和建设资金均由政府提供。提供土地,地方政府提供尽管不是直接“掏腰包”,但这将挤压可以创造巨额出让金的商品房土地出让量,导致土地出让金“缩水”。因此,主要依赖“土地财政”来弥补财政缺口的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减小保障房用地的成本,将这些项目安排在地价便宜的偏远地块。
会否“固化贫穷”?
保障房集中建设小区,是否会固化贫穷,形成贫民区与富人区的分野?专家认为应提倡“混居模式”
选址偏远之外,保障房应采取集中建设模式还是混居模式,是另一个需要决策考虑的问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冠谦认为集中建设保障房的做法很危险。他认为从城市规划学方面考虑,应该提倡“混居型”的居住模式。混居能避免让低收入家庭被再度“边缘化”,还能公平、有效地分配城市公共服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