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当地检测站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绿地的检测结果很不好,由于有的钢筋是直接拉瘦到了4mm,不仅不能支撑抗震,整个建筑主体都会有很大的倒塌危险,如果按照正常的执法,这样的建筑是要拆掉重建的。
但是,当地政府迫于绿地的压力,而没有公布这个结果。
不了了之?
早在5月29日,记者曾联系接受委托进行检测的安徽省检测二站,负责此事的刘站长表示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不接受采访。而据另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当时现场检测工作已经结束,检测报告将在14天之后出来,但对于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并未吐露半字。
日前,记者就此事再次致电安徽省检测二站的刘站长,对方表示检测报告已经在大概两个月前出来并由检测二站移交给马鞍山建筑管理处。而当记者问及具体出报告时间以及检测结果如何时,他表示这些问题应该去问马鞍山建筑管理处。
记者联系马鞍山建筑管理处,其办公室一位负责人称,报告检测结果为“一般质量问题”。然而,记者查阅马鞍山建筑管理处网站,截至2012年10月16日,并未发现关于绿地世纪城“瘦身钢筋”检测结果的公示文件。对此,该办公室负责人含混其词称“应该公布了,你再找找。”
在绿地集团官网上,关于此事的最新动态也依旧停留在5月7日“绿地控股集团承诺对不合格建筑材料实行‘零容忍’”的公告。
“十一国庆节”之前,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马鞍山绿地世纪城项目售楼处,一位销售员告诉记者,项目并不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检测报告在售楼处可以看到。10月16日,记者再次致电世纪城售楼处,要求查阅检测报告时,对方却表示售楼处的检测报告已经撤下,他本人不方便提供,检测报告老业主已经看过,并不存在大问题。
如果检测结果表明绿地世纪城项目并不存在大的问题,何以迟迟不按照当初的承诺明确公示检测报告,而选择了“冷处理”?
对于工程主梁钢筋从12mm变成8mm,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建筑工程师对记者表示其“危害特别大”。根据马鞍山当地的钢材价格,绿地项目钢筋拉细1mm就会给每平米建筑成本节省617元左右,拉伸4mm,意味着每平米建筑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但是这也给建筑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他指出,使用不合要求的钢筋,楼盘的抗震、抗压性将大打折扣,涉及结构安全问题。应首先委托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如果不合格,轻则需要由具备资质的加固单位进行加固处理或者降级使用,严重的则必须拆除。
采访中,多位绿地项目业主向记者表示,以后不会再买绿地的房子,而且正在办理退房手续,他们认为绿地这样的国企都偷工减料,建这么危险的房子去给老百姓,以后不会相信绿地的品牌。
而绿地这种“冷处理”的做法也使绿地在各地的项目信誉品牌受到极大影响,据各地媒体报道,2012年5月马鞍山绿地项目出现质量问题以后,各地绿地项目纷纷跑到工地去自发检测钢筋、水泥标号等,很多项目也被查出问题,上述北京和上海项目即是案例。
质量门漩涡中的绿地,“真诚”何在?
绿地一边承诺“零容忍”一边阻挠正常检测工作进程,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很有意思的是,马鞍山绿地世纪城为这次推出的精装房源取了一个新的案名,叫“绿地臻城”。“臻城”的谐音即“真诚”,绿地此举可谓意味深长。打出“诚信”牌
绿地集团总裁张玉良今年7月底在成都会见媒体的时候,还将“诚信”、“真诚”等词语挂在嘴边。而观察绿地集团官方网站的企业文化宣传内容,贯穿始终的也是“诚信为本”等这样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