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是一般民营企业经常写在墙上,鞭策自己的口号。作为上海国有企业,绿地集团更有做社会诚信企业表率的责任。
然而,为何这么一个诚信的企业,在全国各地所做的楼盘却屡屡出现质量问题呢?是企业管理的原因?抑或别的难言之隐?
记者不是建筑管理专业出身,对于出现那么多质量问题的项目可能一时难以说到根子上,让绿地心服口服,然而,作为一名记者,个人在采访绿地世纪城“瘦身钢筋”事件当中的经历,或可拿出来晾晾,让读者评判绿地的“真诚”度。
从绿地马鞍山项目被曝出瘦身钢筋问题,到绿地一边承诺“零容忍”一边阻挠正常检测工作进程,再到后来检测报告的公示疑云,记者自始至终感受到的不是绿地的“真诚”,却是其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态度和行为。
质量风波后无作为
在马鞍山绿地世纪城刚被曝出问题后,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大范围的舆论轰炸,但随后关于此事的声音便奇迹般地消失了,也看不到进一步的跟踪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瘦身钢筋事发后不久,绿地集团曾约见诸多媒体进行“危机公关”。
曾经发公告指出问题的马鞍山建筑管理处也开始“打太极”,对已经出来两个多月的检测报告未作公示。于是,我们看到,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马鞍山绿地世纪城问题钢筋事件,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似乎跟没有发生过一样。
然而,隐患却可能依然存在。相比楼板漏水、装修不达标等一般质量问题,楼体主梁钢筋从12mm变成8mm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有可能威胁到业主的生命安全,这在此前各地出现的“楼裂裂”事件可见一斑。
绿地作为刚刚挤进世界五百强的国有企业,并在集团20周年活动庆典上声称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何以公然漠视可能威胁购房者生命财产安全的瘦身钢筋事件?何以在尚未兑现承诺,给社会公众明确说法的同时,继续销售问题楼盘?
除了马鞍山项目,绿地今年在各地的项目也频频曝出质量问题。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而旗下如此多的楼盘出现问题,且未做出及时的处理,绿地又如何做好表率?更重要的是,作为承诺履行社会责任的开发商,如何给业主一个满意的交待?
另外,在这次事件中,应该履行监督执行职能的地方政府,表现也令人不甚满意。尽管马鞍山建筑管理处在事件初期扮演了一个积极的角色,但在后期检测报告公示问题上,却失去了之前的果断和强势,地方政府部门的突然沉默与行政不作为,致使“瘦身钢筋”问题不了了之。然而,买了那些“瘦身钢筋”所建造的房子的业主们,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有谁来负责呢?(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