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旅游业飞速发展,完成由旅游资源大省转变为旅游大省。陕西旅游下一步将如何走?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据悉,陕西旅游的下一步目标是: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5亿人次,年均增长20%;入境游客400万人次,年均增长13.5%;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5%;就业人数达到60万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突破300万人;旅游强县(市)达到30个。到2020年,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业规模、质量、效益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旅游业成为支撑全省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建成旅游强省。
策划储备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内涵,高水平开发建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山风景名胜区、华清池、黄帝陵、西安城墙等世界精品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提升汉阳陵、法门寺、曲江、大明宫遗址等景区的旅游服务功能,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世界级森林、湿地、大漠、古边塞等旅游主题公园项目,全面塑造国际旅游形象。
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高质量开发建设楼观台、太白山、南宫山、壶口瀑布、金丝峡、黎坪、榆林古城、韩城古城和延安红色旅游等全国知名旅游景区,创造特色旅游品牌。推进旅游富民工程,集中力量建设30个重点旅游古镇,力争培育出2-3个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名镇。各市要抓紧策划储备一批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旅游大项目,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完善旅游紧急救援和应急处置机制
建成旅游强省,陕西将完善提升现代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旅游信息化、旅游安全和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超前规划建设华山、壶口等旅游支线机场,提升核心景区的通达能力。积极争取低空空域开放,发展航空旅游。加强主要景区与空港、铁路、高速公路、地铁、轻轨对接的交通网络建设,形成畅通、高效、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形成规范明晰的交通指引;强化管理规范、清洁卫生、方便游客的旅游厕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五星级旅游酒店,构建以高星级饭店为龙头,旅游度假村、汽车旅馆、乡村旅社、农家乐为支撑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建立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完善旅游紧急救援和应急处置机制。
到“十二五”末力争国际航线由16条增加到25条
加快拓展国际旅游航线也是建成旅游强省的关键。我省将尽快开通西安-南京-悉尼、西安-北京-布鲁塞尔、西安 北京-西雅图等国际航线,积极创造条件开辟西安直达欧美旅游大国的国际航线,进一步促进协调国航、海航、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将一线旅游大城市的国际航线向西安延伸,不断加密西安至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际航线的班次。
实行西安居民赴港澳台自由行政策,促进直达境外航线持续升温。加快改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争取国家允许使用第五航权增设经停西安通往主要客源国的国际航线航班,使其尽快成为功能完善、连通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陕西省和西安市要增加国际航空业务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一线一策”、“一线一补”等办法,拓展陕西国际航线网络,增强国际航空竞争力。将组织境外游客来陕的国际旅游包机纳入国际航空专项资金补贴范围。大力开发航空与旅游融合的一体化服务产品,对乘坐国际航班从陕西入境或出境的境外游客在景点门票、酒店住宿等方面给予价格优惠。到“十二五”末,力争国际航线由目前的16条增加到25条。
建设特色旅游商业街、美食街、文化演艺街引领陕西旅游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