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自古土地稀少,特别近几年来城区发展,土地制约越来越明显,老城区的管网、下水通道、马路等基础设施,已跟不上现代生活的需要。为满足移民搬迁和新兴工业区带来的几万人生活需求,商州区依托商洛市唯一的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腾出3个自然村,建成一个现代的新兴小城镇,该小镇将成为商洛城市的副中心。
初成规模
村民看着沙盘盼新楼
熟悉或来过商洛的人都会看到,商洛城区建在丹江边,很多房子建在山坡上,由于土地有限,城区道路不宽,规模化的高档小区不多。随着商洛成为全省唯一县县通高速的地级市,来投资、生活休闲的西安人越来越多。商洛需要变化。
商洛市商州区区长张国瑜谈到城市发展时说,城市的发展,需要基础道路、管网、市政等硬件建设,商州本身经济并不发达,在旧城市改造方面,取得群众理解还要有个过程,但城市的现代进程不能受阻。商洛市委、市政府把着力点放在沙河子。
在商州区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现场,施工车辆穿梭不断;镇政府办公大楼的建设工地里工人们挥汗如雨。沙河子镇镇长李争介绍,今年沙河子重点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总额5.32亿元,目前迎宾大道路基基本完成,张沙沟排洪渠已完成80%,环南路、东一路、红光大道完成路基工程,红光小区保障性住房已动工建设6栋432户,公租房2栋400户开挖基坑,沙河子镇政府服务中心建设到一层,计生服务站、中医医院、九年制学校、拆迁安置小区、陕南移民搬迁、柴湾堤防工程等项目正加快设计。
搬迁的3个自然村已基本拆迁完毕。村民王大山说,村民原来住的房子不咋样,对于拆不拆心里还没有底,现在宽畅的大道建成后,路灯也亮了起来,广场也建了起来,环境大大改善,他们看着沙盘盼着入住新楼房。
李争说,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是商洛唯一的,商洛的重工业都集中在沙河子,目标是把沙河子镇建设陕南循环工业重镇、交通物流仓储示范镇和商洛城市副中心。
目标定位
生态宜居吸引更多西安人
商州区委、区政府明确新区定位,统筹考虑建筑风格、色调、高度等因素,将生态、环保、节能等理念融入环境,充分地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使建设项目更具人性化。张国瑜说,面对商洛发展的新机遇,他常在想一句话“风乍起看商州”,如何看商州,重点之一就是要把沙河子镇新区建设好。新区目标定位为服务周边的综合配套服务区、生态宜居型城市新区。新区规划共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区建设三大块。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沙河子政务服务中心、沙河子九年制学校及幼儿园、商州区中医医院、文化中心、集贸市场、商业中心等。居住区主要有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商品房、旧村改造、陕南移民搬迁等。新区建成后,人口将达近8万,镇区人口3.2万人。随着环境建设等其他方面建设,会吸引很多西安人到商州旅游甚至居住。(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