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多地的楼市量价连续数月上涨,“暖冬”已经成了定局,同时“地王”再次频出。面对房价的再次抬头,有必要梳理一下过去的调控的情况。如果问题出在“卖方”,那么加强调控或者是出台新的调控措施,不应当针对需求方,而是要针对供给方。而供给方的因素中,土地成本和税费占绝对的大头,所以调控也应当主要针对这两个因素。因此,除非彻底“禁购”,任何企图再拿需求方因素下手,比如试图开征“房产税”等,是抑制不了房价上涨的。
垃圾箱“禁止人畜入内”是责任倒置
贵州毕节的多个垃圾箱因喷12字警示标语──“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引发网民热议。把“禁入垃圾箱”当成规避悲剧的药方是责任倒置,是归因上的混乱,是反思毫无深度的表露。纾解流浪者的生存困境,重在救济,须给他们温暖的庇身之所。否则,就算把垃圾箱、桥洞等全“戒严”了,也无济于事。只有将他们纳入到保障网络中,以制度温情为其送暖,既着眼于常态化救济的完善,也注重在“最后一米”的紧急救助,才能消解他们的生存隐忧。
网络需要宽容但不能纵容
谈到网络,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宽容网络。宽容网络,是为了保护网络;同样,不纵容网络,也更是为了保护网络,保护网络不被造谣、诽谤、欺诈、攻击之类的丑行所污名化和妖魔化。宽容与纵容的边界在于,对没有侵犯他人法定权利的言行,应该有最大限度的宽容;而侵犯了他人法定权利,造成了伤害,仍然视而不见,那就是纵容了。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社会宽容的底线。这种权利,是网络自由的边界,也是宽容和纵容的边界。
住房公积金应注重公平与公益
网上流传一份住房公积金调查,不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数额存在很大的差别,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例超过30倍。住房公积金,本来是国家让大家集腋成裘、互帮互助,以优惠政策保障公众尤其是低收入者买房的重要福利。尤其是当下,人们痛感高房价剥夺权利、尊严与幸福感的时候,住房公积金就更应该体现出为贫弱者兜底的福利本意,注重缴纳与使用的公平与公益,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而不是让它成为优势企业避税和享受高福利的温床,甚至沦为洗白隐性收入的渠道。(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