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记者带领运城市国土资源局统征中心薛保国查看了这两块地。薛保国证实,统征中心未受理过这两块地的征地报批事宜。他说,未按法定程序报批、进行“招拍挂”,却向农民支付了土地补偿款,这种行为有“私自囤地”的嫌疑。“私签协议、私卖土地是无效的,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薛保国说。
三次报批1700亩
公园仅占385亩
岳坛村三组村民向记者反映,刚建成的北郊公园征了三组87亩地,给的补偿是每亩6.6万元,而山西省的征地补偿是每亩8.5万元,每亩相差1.9万元。
北郊公园是运城市政建设的一个新亮点。在北京开往运城的K603次列车上,同车厢的运城人听说我们要去姚孟办事处出差,不无自豪地向我们推荐这座以自然园林风格为特色的“千亩大公园”。
当我们走进这座即将开园的“多功能综合性山水人文公园”时,发现它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规模宏大”。矗立在大门内侧的“北郊公园简介”告诉人们:这座公园占地25.7公顷,合385.5亩。
公园面积不足400亩,何以会被群众说成上千亩?我们在采访中得知,“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为了兴建这座公园,运城市人民政府从2008年到2011年,先后分三个批次向山西省政府申报公园建设用地。“山西省人民政府土地审批文件”晋政地字〔2008〕139号、〔2011〕240号和〔2011〕349号分三次作出运城市年度建设用地的批复,累计批准北郊公园建设用地114公顷,约合1712亩。这意味着,北郊公园实际用地只占报批建设用地规模的22.5%,不到1/4。记者实地踏访发现,按照征地方案应呈“田”字形的北郊公园,实际建设成了“7”字形。据悉,公园旁边3/4的土地都被“储备”起来,将留作日后房地产开发使用。
历经近些年的一次次卖地、征地,岳坛村900亩农田就这样从村民眼前消失了。(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