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家居  »  房产  »  房产资讯

地方版楼市调控细则登场 重压下炒房资金往哪去

地方版楼市调控细则登场 重压下炒房资金往哪去

2013-03-26 14:36:56

  从资金的容量上看,唯有股市能吸收与楼市相当的资金,而此时备受资金饥渴的A股市场仍处于相对低位。于是,“卖房炒股”、“引资入股”等观点也成为上述市场人士的心之所盼和望之所切。

  不过,在记者对多位房地产投资人和理财机构的调查中发现,在从房地产撤出的资金中,确有部分资金流向股市,但并非属于主流。相比而言,流向银行理财、信托、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主渠道。

  王棉棉是华北一家信托公司驻京办事处的业务经理,过去开拓客户时常常面对这样的质问——“既然房地产信托也是投资房地产,为何我不自己炒房?既看得着,回报也更高?”而现在,情势似乎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最近主动找上门的客户很多,很多都是手里有几套房子的。”王棉棉告诉记者,他手里有一个客户是北京独生子小夫妻,除自己有两套房子外,双方父母手下也各有两三套房子,除自住的一套外,其他都在出租。

  早在去年年底,王棉棉就告诉这位客户,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房子本身流动性不足,其绝大多数资产全押在房子上很危险,而从资产收益率上看,目前不到3%租金回报率,远不如卖出去存在银行收益率高。“他们有一套位于市区的平房,每月租金才1千多。”

  在听取了专业人士的建议并重新审视自身资产配置后,这对独生子夫妻决定先卖出手中一套房,并拿出部分资金购买一款两年期年化9.5%收益率的信托产品,其他的钱去买些期限更灵活的银行理财产品,以备不时之需。

  事实上,类似受益于房地产调控而客户回升的并不独在信托。记者从多家理财机构了解到,除信托外,银行理财、私募、券商基金、第三方理财机构等财富管理机构,都盯上了从房地产市场撤出部分资金的客户。

  “不排除会有部分资金流入股市,但是由于资金风险偏好不一样,希望楼市资金大举进入股市并不现实,因为投资房地产的资金追求的是稳健收益,而投资股市的资金追求的是风险收益。”一家理财机构负责人分析称。

  重新布局:资产配置偏固定收益产品

  对于投资人而言,20%差价税无疑改变了过往炒房暴利的预期,这也给长期“高配”房地产的投资人一个提醒: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资产配置结构,并适时降低房地产配置

  一边是“失血”严重,资金仍在纷纷出逃的股市;一边是堆积如山,资金仍在疯狂涌入的楼市。国内楼市、股市此番“冰火两重天”格局也与美国形成强烈反差——道琼斯指数已创出历史新高。

  缘何从房地产撤出的资金难以大规模流向股市?市场普遍认为,偏重融资、分红不足等制度痼疾所带来的“亏钱效应”仍是阻止主流资金入场的最大障碍。

  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寇建勋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尽管目前大盘仍在相对低位,但股市中仍有相当部分个股的估值依然较高,且股息率仍然偏低,无法带来稳定的回报,这是大部分楼市资金不会转战股市的主要原因。

  “除了买房,我都想不到还有别的更好投资方式。”春节期间,记者接触到的一位在县城拥有多套住房的居民称,只要有钱,还是买套房子比较值。他的一句“还有哪些跑赢通胀的投资渠道?”的反问,也让投资渠道“乏善可选”成为共鸣。

  相比少数大城市投资人拥有更多投资渠道选择,分布区域更广、聚集人群更多的广大地市县区域的投资人的所喜所惧,更能代表大众投资人的现实困惑。在他们印象中,“炒股”一词几乎等同“亏钱”和“赌博”,而“买房”仍是其投资理财最靠谱的主渠道。

  • 相关阅读
  • 神木民间信贷调查:炒房资金链恐存断裂风险

      在神木县法院后的停车场,工作人员指着停放在一旁几辆落满尘土的汽车说:“这些都是因借贷纠纷被扣押的,前两天还有两辆‘霸道’也押在这。”  核心提示  老板跑路、跳楼,工厂关闭、工...

    时间:10-13
  • 新政策解散温州“炒房团” 炒房资金流向哪里?

      国务院密集下达的房地产调控措施,“速冻”温州炒房资金。温州炒房团纷纷解散,但是通货膨胀预期之下,“炒房团”并没有出现大幅抛售现象,在地产领域受挫的温州民间资金,正在寻找新的投资...

    时间:04-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