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王频频出现的2010年,多宗地王传出退地的消息。2010年温州单价高达3.7万元/平方米的地王,一直面临着贬值、卖不动的风险,其一期开盘价格只有保本价45000多元/平方米,离7万元/平方米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但目前来看,由于温州房价仍在下降,这一地王能否全身而退是个大难题。
中国社科院此前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来看,房价上涨速度虽然大大放慢,但仍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中国85%的家庭没有能力购买住宅。”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有巨大的购房消费潜力,但在高房价的背景下,真正有购买力的人群并不多。
房地产牵动着中国经济的全局。信达证券地产分析师张冬峰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局面,所谓的‘三驾马车’,投资和消费对房地产依赖太大,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现在资金几乎普遍倾向通过房地产这种行业赚快钱。这么发展下去,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在哪儿?”
张冬峰还认为,中国目前的财富高度集中在40~55岁左右的一拨人手中,这不仅在未来有可能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10年、20年之后,随着这部分人年龄渐长,其消费观念必将趋于保守,而现在年轻人普遍由于房子等负担过重,未来的消费能力将十分有限,届时中国老年化将在财富失衡的局面下进一步加剧,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如同日本一样十余年的经济衰退。
全球最大的空头基金尼克斯掌门人、做空大师詹姆斯·查诺斯日前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当下的房地产热酷似1980年代后期的日本,巨大的房产泡沫规模无疑将载入历史,并将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沉重打击。
查诺斯称,据其试算,从建设成本来看中国房产市场的价值已升至GDP的300%~400%,而1989年日本的这一比例为375%。中国政府试图控制泡沫,但并未见效,大量的房产建设仍在继续,投机资本不断涌入,金融机构也染指其中,无心本业的中国企业也纷纷将资金投向房地产。
2013年上半年,北京的土地总收入已达到664亿元人民币,而成交的土地面积为813万平方米。以此计算,北京市土地的平均价格为8167元/平方米。
北京市的国土面积为16410.54平方公里,假如将北京市土地全部变卖,即将8167元/平方米和土地面积这两个数据相乘,可以得出当前北京土地总市值已经高达134万亿元人民币。
8月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调整后的2012年GDP数据,为16.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万亿元。美国一年的GDP还不及北京土地总市值。
“从一定角度而言,这个有些惊人的数据确实真实反映了中国房产泡沫的危机程度。”张冬峰表示。“不放开土地供应,北京四环内房价涨到10万是可能的”
目前,国土资源部对地王尤其是特大地块保持着密切关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7月11日表示,当前的土地市场存在着供地者和用地者达成“默契行为”的情况。通过违规出让等手段,导致大量土地囤积在用地者手中,长期不开发或开发不足。目前国土部已经选择了可能存在违规情况的“特殊”地块284宗,在相关省市的协助下,正在对这些地块进行调查分析。此外,国土资源部也通过扩大土地供应降地价。
然而,土地市场的热情始终没能消退。
在各类调控措施中,房产税最受关注,而随着重庆、上海等地开始征收,现行房产税政策与调整土地财政的目标相距甚远。多位专家均指出,房产税改革必须突出其改革试点作用,应敢于突破目前的征税模式,为改革积累更多准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官员曾指出,调控的难点,一是中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刚性需求,每年有1000多万的农民进城;二是民间资本投资领域过窄;三是全球化的热钱涌动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相结合;四是房产持有环节税收制度缺失;五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使得房价越高、土地价格越高,而土地价格越高,地方政府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钱就更多;六是中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巨大,很难用“一刀切”的办法调控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