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5 吃得安全,喝出健康
买回了安全放心的食品,在加工方法和烹调的工序上也不能大意。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烹调习惯,是家庭健康之路上另一种看不见的陷阱。
厨房如战场,是捍卫你和家人饮食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关注细节,及时消除食物安全隐患,永远不会嫌太晚。
厨房陷阱一 ——烹调油烟
烹调油烟是怎样产生的 ?
烹调油烟是在烹调过程中,食用油在200℃以上的高温下发生热裂解反应,挥发出的油蒸汽在空气中遇冷凝聚成油雾,并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凝结形成的气溶胶。
烹调油烟是“煮妇健康杀手”
1.研究发现,厨房油烟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苯并芘的致癌物,会损伤人体细胞染色体,长期吸入可诱发肺脏组织癌变。
2.厨房油烟对鼻、眼、咽喉粘膜有强烈的刺激,这主要是由食用油高温加热产生的丙烯醛成分造成的,它可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并降低人体免疫力。
3.厨房油烟可随呼吸侵入大脑神经, 进而引起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心烦、嗜睡、疲乏无力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油烟综合征”。
4.此外,油烟还会吸附在皮肤上,堵塞毛孔导致皮肤暗淡无光,并加速皮肤老化。
怎样减少厨房油烟?
1.改变旺火急炒的烹调方式。
2.保持厨房的通风良好。
3.使用优质无油烟锅具烹饪菜肴。
4.用电磁炉、微波炉代替煤气、液化气。
5.炒菜过程中要使用抽油烟机,炒菜结束后仍要开机几分钟,避免残留的油烟扩散。
用什么油能减少油烟?
食用油在提炼中所含的杂质越少,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也越少。一般在市场上外包装标有"高级烹调油"字样的植物油不易产生油烟,其特点是色泽呈浅黄色、透明光亮。
另外,可以直接凉拌食用的色拉油是经过高温蒸馏、脱气味等非常严格的程序精制而成,被誉为"食用油之精品"。这类油几乎不含杂质,烹调时没有油烟和油腥味,是非常健康的烹调植物油。 例如价格较高的压榨花生油、初榨橄榄油等。
厨房陷阱二——错误的食材加工
淘米过度损营养
淘米次数越多,营养素损失也越多。
通常第一次的淘米水呈混浊的乳白色,其中除了灰尘和杂质,谷物中的维生素B1、B2也会少量损失,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会溶解于水中。所以,一般用清水淘洗两遍即可,清洗过程中不要使劲揉搓,使富含营养的胚芽脱落。
蔬菜先洗后切还是切后再洗?
先洗后切,比切后再洗更能保留蔬菜的营养价值。
以绿叶蔬菜为例,先洗后切的维生素C仅损失1%;而刀切后,蔬菜的组织受到破坏,再用水冲洗,维生素C会损失10%以上。如果切后放入清水中浸泡,维生素将损失更多。
蔬菜切法有讲究
菜不宜切得太碎,切得越细,营养成分就破坏得越多。
有些蔬菜会与铁发生氧化作用而变黑,许多营养元素遭到破坏,所以不宜用铁刀切,如丝瓜、山药等。
别用热水解冻肉类
当肉类浸泡在热水中的时候,其中的肌溶蛋白极易溶于热水,肌溶蛋白里含有机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钠盐等各种营养成分被浸出从而流失掉,大大降低肉的营养和口味。正确的做法是:将冷冻的肉类先放入冰箱冷藏室里过渡几小时,然后再取出在室温下解冻,或用微波炉解冻。
别用热水浸泡年糕
用热水浸泡年糕可以使年糕变得松软,可同时会使很大一部分、粘稠度很强的支链米淀粉分子溶于水中而流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