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研究发现老年人适当胖点或可更长寿

研究发现老年人适当胖点或可更长寿

2010-09-04 15:32:32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据报道,三年前日本科学家发表于《美国老年病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即使超过80岁,体重超过正常也不会影响长寿。该研究对约1300名不同体重的8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为期4年的跟踪观察,结果还发现体重不足者与标准体重或超重者相比,死亡原因更多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肺炎,这与早前人们普遍认为超重者更易患上并死于心脏病的看法有出入。

  “如果说上述研究选取的人群有限,那么,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也许能补充说明问题。”据周岱翰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北欧长寿之国挪威用了10年时间,对将近200万人开展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体重指数(BMI)在26至28之间的人寿命最长;而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人的BMI最好是介于20~25之间,26~28之间绝对属于超重人群。更不可思议的是,研究还发现BMI在18~20之间的“理想瘦人”竟然没有比BMI在34~36之间(起码超重二三十公斤)的“超胖一族”活得更长。

  中医观点:脾胃俱旺方能食而肥

  “古人所谓‘千金难买老来瘦’是有特殊语境的。”周岱翰解释称,在农耕社会,绝大多数人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长年累月的劳作以及有限的物质条件,肥胖的人并不多,一般是家境富裕、上了年纪不用干活又吃得好,相对养尊处优、吃得多动得少者才较有条件发胖。这些人正应了《黄帝内经》中对胖人得病的解释:“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说白了,“肥贵人”有病是因过食肥甘厚味、久坐少动所致,而“老来瘦”更多是针对这类人所提出的忠告。

  “其实,古人并不认为长胖就不好,反而称之为‘发福’。以前见面拉家常忌言人瘦,因为瘦并不太吉利,甚至是日子不好过、有病的表现。”周岱翰指出,古人更视体胖为“有福气”。但这种观念现在为何少人提?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机器使用大规模代替粗重劳作,好逸恶劳、养尊处优的人大大增多,胖人越来越多见,自然也不稀罕,更少人再“以胖为贵为福”了。

  “古人认为瘦不吉利甚至有病其实不无道理,胖瘦确实能反映一个人身体脏腑功能的强弱。”周岱翰引用金元名医的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从中医的角度解释称:“脾胃具旺,则能食而肥;脾胃具虚,则不能食而瘦。”一般内脏功能好,对吃进去的东西能吸收正常的人才会长胖,反倒是那些多吃都不胖的人,有必要好好地调理脏器功能,甚至需查查体内有无隐疾。

  新观念:瘦未必寿,胖点反而“耐扛”

  “虽然过度肥胖确实多数伴有疾病,但不能简单地说胖就不好。相反,瘦未必寿,胖点很正常!”周岱翰指出,除个别的极端例子,比如胖得动不了,其他BMI指数在健康值的边缘或是适量超过者,即使各项指标稍有偏高,多数也是因机体正常的退化、代谢的减弱所致,其实都无需像温伯那样刻意去节食减肥,更不必“谈胖色变”。

  “老人家瘦了十几斤,却落得个营养不良抵抗力急降,大病虽未有,小病却不断。这么下去怎么可能长寿?”周岱翰认为,这些年医学界对肥胖的危害宣传其实有些“过火”。媒体上不乏拔高肥胖危害的言论。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于肥胖威胁健康的相关话题就开始在西方媒体中频频出现。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者曾统计过,到2003年,类似“肥胖威胁论”的相关传播在各种英语媒体中出现的频率甚至达到了每天20次!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科学文献都查不到把寿命长短跟胖瘦直接关联的循证医学论证。”周岱翰笑言,早在1960年,就有将近一半的美国人超重,当时已有专家开始预言肥胖将对这个国度造成毁灭性后果。但据该国CDC的数据显示,在1990年至2000年之间,美国人肥胖率增加了61%,但人均寿命非但没有缩短,反而从75.2岁增长到77.4岁。

  • 相关阅读
  • 美研究显示中老年人餐前喝水有助减肥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餐前喝两杯水对老年人可以起到较好的减肥效果。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学会23日举行的年会上发表报告说,对中老年人来说,餐前喝水可降低热量摄入量,从而达到减...

    时间:08-24
  • 老年人易发的夜间急症护理

      老年人容易突发疾病,若在夜间发病,救治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病人生命危险,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在120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在家里进行简单处理,对于病人预后是非常有好处的。下面介绍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措施...

    时间:06-10
  • 老年人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克服心理变异

      老年人心理变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即安详型、拘谨型、麻木型和飞扬跋扈型。此外,还有一种叫幼稚型,出现幼稚型心理变异的老年人,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像一个小孩子,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老小孩”。 ...

    时间:06-10
  • 老年人常见的药物副作用

      老年人内脏功能减退,慢性病增多,合并用药者也多,因而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也较高。据报道,老年人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是年轻人的2~7倍,大约27%的住院病例是由药物的副作用所致。  老年人常见的药物副作用: ...

    时间:06-10
  • 老年人生活中的护腰小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老人忍受着腰腿疼痛的折磨。  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包括三种:腰椎退变和肌肉劳损导致的腰部疼痛;腰椎管狭窄导致的“间歇跛行”,即行走很短的距离后就由于腰痛、下肢无力而不...

    时间:06-10
  • 老年人口腔日常护理法

      要想不掉牙,保护是关键。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保持口腔清洁:老年人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临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后要用清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食物残...

    时间:06-10
  • 老年人的家庭护理误区

      1.有病乱投医  老年人有病常相信“偏方”,尤其是患了不治之症之后,便有“死马当活马医”的不正确看法。事实上,无论疾病如何危重都必须采取有科学依据的临床治疗方法,那些道听途说、感...

    时间:06-10
  • 老年人夜间小腿抽筋怎么办

      不少老年人夜间睡熟时常常发生小腿抽筋,以致痛醒,起床活动后症状减轻,再入睡后以抽筋,以致整夜不得安宁。 小腿抽筋医学上称为“腓肠肌痉挛”,发生的原因很多,缺钙、贫血、下肢静脉曲张,营养不良...

    时间:06-10
  • 老年人消愁养生五法

      一、修养法。  要加强自身思想修养,遇事把心放宽,眼光看得远一些,要乐观。  二、转移法。  有了忧愁,主动改变环境,到活泼、愉快的生活中去,和人们说笑,精神为之一振,烦闷即可消除。  三、忘却法...

    时间:06-10
  • 老年人用药应掌握五先五后原则

      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逐 渐 衰退,机体的各种自我调节能力也开始下降,因此,专家提醒老年人用药应掌握以下原则。  一、先食疗,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  二、...

    时间:06-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