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制度尚需补齐短板
几个月前,国务院医改办宣布,截至7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实现了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给基层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是“一降一升”。“一降”主要是指“零差率”销售后,老百姓用药便宜了,有数据显示,基本药物销售价格平均下降约25%。“一升”是指,老百姓医保报销的比例提高了。
辽宁省岫岩县也在今年实现了所有公办乡镇卫生院取消药品加成。可对岫岩县龙潭镇卫生院的院长杨永兴来说,这个乡镇卫生院一下子还不适应基本药物制度。
最关键的问题是,过去龙潭卫生院有一多半的收入来源于药品加成,但今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镇卫生院不能靠卖药挣钱,这些收入是明明白白减下去了的。对杨永兴来说,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总体设计中,基本药物制度必须要配套一系列的补充措施,最重要的是对乡镇卫生院给予补助。换句话说,政府要用财政的钱把乡镇卫生院养起来。可在龙潭卫生院,政府部门的补助方案还没有完全落实。此外,取消药品加成,改变以药养医的模式后,医生工资制度的改革也应该同步出炉,但对此,相关部门尚无明确说法。
再有,从用药习惯上,一些原来用习惯的药并不在基本药物名单中。另外,杨永兴还发现,虽说大部分药品的价格是下降了,但也有少数药品,价格比过去加成之后的价格还要高。一个省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在省一级层面进行,杨永兴碰到的难题还没有反映渠道。
杨永兴的难题也是很多乡镇卫生院院长的无奈。审计调查梳理了基本药物制度执行过程中尚需补齐的几块短板。
审计署沈阳特派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审计组把审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领导作了通报,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意见和建议。针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已经有一些县(市)进行了整改。(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