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抽30根烟等于每天照X光
上海市卫计委推荐“全面控烟”列入5年立法规划
晚报记者 程贤淑 报道
每天吸一包半烟,等于每年去大地震时核泄漏的福岛核电站外呆5小时。打开窗口通风,室内的PM2.5浓度依然比室外浓很多,同一个房间内分区,烟雾依然从吸烟区飘到禁烟区。能否彻底控烟,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全面展开禁烟?昨天,上海全面无烟环境建设研讨会在沪召开,就国内外无烟环境立法现状及上海控烟条例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世卫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公交等禁烟,上海正着力打造国际大都市,为城市形象和提升文明素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上海应尽快修订《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扩大禁烟范围。
全面控烟是国家承诺
我国是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签约国之一,而根据框架公约,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以及一些特定的室外场所,都应禁止吸烟。
上海控烟条例是我国首个根据世卫组织公约出台的地方法规,但由于控烟与传统文化和习惯等有冲突,有关禁烟场所规定与之后一些地方出台的法规相比,相对宽松。并没有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杨杰表示,目前中国已有8个城市出台了控制吸烟的地方性法规,其中天津、哈尔滨等地已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市人大代表冯丹龙,曾于2009年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与陈晓玲、厉明各自领衔提出控烟立法议案,并推动了上海控烟条例的诞生。 “公开场所全面禁烟一直是我的心愿,我将尽量继续推动法律修改。 ”冯丹龙如是说。
而来自人大对立法的评估也显示,控烟条例的覆盖范围有限,已影响了法律的约束力。上海市人大立法研究所秘书长刘晓明说,评估组为此建议,条例应尽快修订,扩展禁烟范围。
开窗通风后危害依旧
“ 13亿人中3.5亿人在吸烟,全面控烟有无可行性?”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控烟专家郑频频说,世博期间,世博园区一平方公里有8万人,但无烟环境做得很好。当时禁止各种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除室外指定吸烟区外,所有区域禁止吸烟。根据调查,当时世博场馆已达到无烟草场所标准,园区餐厅也已全部无烟,早晚高峰长时间室外吸烟的调查也显示,世博园区内的室外也仅有4.5%吸烟率。禁烟获得了92.5%的游客支持。公众普遍认可无烟环境。上海世博园区成为中国首个无烟环境区。这说明全面控烟其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有关控烟的调查还显示,57%的上海被受访人认同吸烟是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更有半数以上认为所谓的工艺改进并不能改变香烟本身的危害性。上海人目前对建设全面无烟环境认可度很高。“九成被调查者赞同禁烟,吸烟者也有近80%赞同禁烟。”而专门针对开窗状态的吸烟房间的实验表明,尽管窗口大开,室内的PM2.5浓度依然明显高于室外。这意味着所谓的通风、分区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
在有关公众出外就餐的调查中,人们也普遍表示,更愿意到无烟的餐厅就餐。这说明吸不吸烟根本不会影响餐馆的营业收入和客源。而无烟立法有利于提升上海形象,得到了旅游者们的一致认同。
香烟广告影响青少年
“我们从2010年开始调查中小学生吸烟状况,做了26000个样本,最后发现本市青少年吸烟比率较高,男生约为18%,女生约为4%。 ”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马进代表致公党,介绍了致公党市委进行的调查。高吸烟率引发了致公党对这些青少年未来的担忧。为此致公党曾专门建议所有公共场所全部禁烟,明确对学校、医院、机关等场所的各部门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