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而事实上,这样的警示标志,在一些烟草专卖店根本不存在。学校周边地区也会出现烟草专卖店,孩子们购买香烟轻而易举。 ”马进说,对未成年售烟,要大力整治。相关的广告、媒体的不良信息应尽量减少。
“走进烟草店,推开大门迎面就是一字排开的香烟。”中国青少年之所以吸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广告,世卫公约将销售点展示均视为广告。建议修改法规时,将此条纳入,禁止烟草店如何排摆香烟,肖泽萍说。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施荣范则表示,我国的香烟包装,也不妨学一下国外,在上面标清吸烟的危害。
执法手续繁琐成本高
去年一年,市文化执法总队共对108家场所3个个人进行了处罚,罚款304700元。 108家场所中81起为娱乐场所,占案件总量的80%还多。市文化市场执法总队法规处处长阎书本说,目前执法总队要监管11017家场所,但执法人员才400余人。
“法规还不完善,执法成本很大。控烟条例规定,发现场所有人吸烟一次要先给予警告并勒令改进,然后再复查,如仍然有人吸烟再处罚。执法人员起码要出动两次以上,还要取证,而吸烟这样的事情,取证本身难度也大。”阎书本说,建议条例修改相关规定,改为一旦发现吸烟给予警告并直接处罚。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从而加强对各场所的执法检查。
这一说法与人大评估组的调查不谋而合,“根据人大对上海控烟条例的两次实施评估,发现条例存在操作性有待加强的问题,星级餐厅和游艺厅等由于执法规定,现场取证难导致执法难的问题。”评估组也对此建议,简化对个人的处罚程序,提高执法可行性。
发现个人吸烟就罚款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桂华说,无烟校园调查,上海33所高校,2011年在全国排名第9,到了2012年下降至第14位,不是因为无烟校园分数降低了,事实上,2011年上海高校分数为34.34分,2012年上升为51.51分,是全国无烟建设都上来了。
那么上海应如何更好地建设无烟环境呢?杨杰和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高级项目官员甘泉表示,上海修改法律不妨采取一家为主、多方配合的方式,从而理顺控烟机制。将控烟举报电话转移至类似于哈尔滨、广州那样的耳熟能详的热线上去,如12320、12319等。在简化执法程序上,广州曾根据执法实际情况,将最初的控烟法规条款改为一发现个人吸烟就立即罚款,结果收效显著。广州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实施细则》,还规定了场所经营管理人的劝阻责任,一旦发现一个场所同时有两人以上吸烟,即可视为未尽义务。上海可参考广州等地的做法。
上海应力争先行先试
新探健康发展中心主任王克安表示,在公共场所设置的禁烟标志,应同时标上罚款数额和举报电话。新探健康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宜群称,禁烟应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于群众举报,处理的情况要公布,剩下即便来不及处理,也要公布重灾区。黑名单的作用,将促使公众更加踊跃地参与监督和举报,也将有力地促进禁烟的进行。此外,控烟还可以从技术上入手。市卫计委刘雪峰表示,可在公共场所安装烟雾报警器,人一旦吸烟,马上就会响起警报声。
上海市法制办朱宏传表示,市人大正在征集5年立法规划项目,如修订控烟条例的前期调研够充分,将力争进入。刘雪峰表示,市卫计委已向市人大和市法制办同时推荐,希望修订控烟条例能被列入5年立法规划中。
国家十二五纲要规定,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这意味着最晚2015年,控烟就必须推开。与会的不少专家都表示,上海应有一部与其地位相匹配的无烟环境建设法规,并应为全国立法先行先试,提供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