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大健康产业,消费者是基础,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市场的容量。虽然业内对大健康已经关注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对大健康的了解和认识还远远不够。大健康毕竟属于新兴产业,市场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大健康产业要想有大发展,必须让消费者先一步了解大健康,必须让消费者走在大健康产业的前面。作为国内大健康领域的权威人物,滇虹药业董事长郭振宇博士带领滇虹药业身体力行地进行了大量的市场培育工作,为大健康产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步伐。
大健康市场前景广阔
在医药领域内,所谓的大健康产业通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与人体健康相关的产品,比如保健食品、药妆等;另一个是包括体检、疾病康复等的医疗服务,即疾病预防、养生保健、护肤美容等“大健康”领域。
随着国内公众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众多药企纷纷投身大健康产业。而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十年将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黄金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将回归到“治未病”的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上,保健品消费增速提速,预计2020年行业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保健品业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全球市场容量为2000亿美元。此外,美国2011年大健康相关人均消费为100美元,而我国同期人均消费值仅为7美元,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将接近2万亿元,到2020年国内大健康产业的产值规模有望占到GDP的10%以上。
消费者对大健康了解不够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要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为国家减轻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的问题,需要实现进行从“医疗产业”到“大健康产业”的战略转变。 “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医治未病”不仅仅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更是顺应了21世纪医学变革的主流。
郭振宇表示,对于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公众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实际上有许多目标都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但需要掌握生命和健康科学常识,并加以运用。 “八成的心脏病、中风、II型糖尿病及三分之一的癌症个案都可以通过自我保健减低患病的风险,这不但对个人及家人有益处,亦可大大减轻政府有关医疗开支的压力”。
据介绍,国外公众的保健意识体现于孩童时期的健康常识教育,比如,两个学生同时感冒,中国的学生通常会选择感冒药,甚至是去医院接受点滴治疗,而美国学生则会选择买维生素,对应自己的症状补充相应维生素,增加白细胞抵抗力。
行业发展才能带动企业发展
郭振宇表示,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要获得稳步发展,需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使消费者在理念上更加了解大健康,行为上更加贴近大健康。
郭振宇表示,企业在自我药疗的实践中要把传播知识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同时要把产品优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只有在 “软硬件”上不断强化,才能把自我药疗做到实处,大众也会通过购买行为为企业进行投票。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也将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枝繁叶茂,而百姓也将因此真正收获健康保障。
作为国内大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滇虹药业早已涉足大健康产业。从2006年始,滇虹药业就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位为推动中国负责任的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事业的发展,并开展了 “5.25世界护肤日—科学护肤离不开药妆品类的发展”、“滇虹关注银发族健康—治未病从合理使用保健品开始”等活动,对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全面拓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芊芊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