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药价太高,不少医院的医生都对病人私下购买印度仿制药“睁只眼闭只眼”。中山医某分院血液专科的卢医生说:“正版药肯定好,有批准文号。病人如果吃出毛病,医院、厂家会负责。但确实有些病人吃不起,私下里买了仿制药来吃,我们就算知道,也没理由拒诊。”
在广州市几家肿瘤医院的周边,记者都发现有药店私下在售卖印度仿制药。
销售渠道转战微博微信
从印度到中国,仿制药通过什么途径售卖到患者手中?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整个售卖链条已经非常发达和健全。
在印度的关世然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在印度工作的中国人、往来中印的导游和空乘人员都是印度仿制药“蚂蚁搬家”的主力,“查得不严就直接带,查得严格就先运到香港,再让水客带进来,总之,渠道从未被封死过。”
但国家打击仿制药的工作从未停止。严打之下,仿制药的售卖更加隐蔽。卖家们开始在微博、微信、QQ上发布药品信息,通过支付宝转账、面对面等方式交易。在一个淘宝店里,一件被命名为“印度工艺品”的商品标价1600元,卖家告诉记者,“实际上是格列卫的打款渠道”。
记者发现,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卖家的网络联系方式常常都很“短命”,比如微博上面只有寥寥数条内容,只留网络联系方式,一旦被查封,卖家很快就能脱身,换个“马甲”东山再起。
印企称对仿制药不负责
和几年前相比,印度仿制药的触角已经不仅仅是高价抗癌药物。羊城晚报记者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仿制药已经开始渗透中等价位药品市场。比如治疗痛风的非布索坦,在广医二院的病房里能够买到朱养心药业、江苏万邦两家中国药企生产的正版药,每月剂量售价分别是1200多元、800多元。“吃印度雅培生产的仿制药,一个月只要花100元出头就能搞定。”老病号罗先生告诉记者,他也担心仿制药的疗效,所以就间隔着吃正版药,“隔段时间就去查一次指标,基本上区别不大。”
9月26日,微博名为“海德药店”的博主又上了一条新货微博:“治疗乙肝的特效药,国内市场价格400以上,我这里260元。需要提前预订,从印度代购。”
仿制药在国内有质量等方面的保证吗?印度最大的仿制药制造企业——Natco公司印度地区药物行销总裁C.P. Dwaraknath通过书面邮件回复羊城晚报:“所有由Natco生产的仿制药都已通过最严格的检测。Natco公司的产品只供给印度市场,我们对他人在有专利法管制的国家中销售此产品不负任何责任。”
(注: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记者 蒋铮 实习生 尹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