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耳鸣扰人 专家提醒:警惕耳鸣背后的大病

耳鸣扰人 专家提醒:警惕耳鸣背后的大病

2013-10-22 10:27:36

来源:广州日报

(Gettyimages供图)

    ●出现单侧、长期、持续、高调的耳鸣,要及早检查,因为背后有可能是鼻咽癌、听神经瘤等重大疾病

    ●焦虑、失眠、压力大,容易诱发突发性耳聋,耳鸣也是早期症状

    ●有些耳鸣并无大碍,与其焦虑担心不如“和平共处”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宋江顺

    文/记者黎蘅 通讯员魏星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耳鸣的经历,多数时候它都是一过性的,但是持续、单侧、高调耳鸣,或伴有失眠、焦虑等症状,那就要引起重视,因为小耳鸣背后有可能藏着大疾病。

    专家指出,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导致突然耳鸣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中耳炎、耳硬化症、声损伤等耳病引发,也有可能是鼻咽癌、心血管病、听神经瘤等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症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宋江顺提醒:耳鸣可大可小,重视小耳鸣,警惕大疾病。

    耳鸣扰人 或因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颅内神经瘤最多见的一种,占颅内肿瘤的7%~12%,耳鸣就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症状。

    41岁的学者王先生赴美进修一年,语言障碍、交流学习压力大、工作强度大等,致使他右侧耳朵出现声如汽车引擎般的高调耳鸣,一直持续了3个月。王先生做了听觉诱发电位(ABR)和双侧内耳道CT及磁共振(MR)等检查,被确诊为小听神经瘤。

    宋江顺为王先生做了非开颅听神经瘤手术。“由于发现时间早,患者如今已康复。”宋江顺提醒,像王先生这样的病例并不罕见,听神经瘤患者占到耳鸣患者的3%~5%,比例不低。而晚期听神经瘤往往已向脑干发展,要进行开颅手术,容易带来面瘫、脑瘫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有可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通过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查、双侧内耳道CT及磁共振(MR)即可筛查出是否患有听神经瘤。

    突发性耳聋 耳鸣是“前奏”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在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等白领、高知阶层中发生率很高。50岁的周女士是单位的中层干部,平时经常熬夜加班,到后半夜又难以入睡,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加上严重失眠使得她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并伴有持续性耳鸣,最终导致其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也称突发性听力损失,是一种自发、突然而且往往出现在单侧耳朵的神经性听力急速下降,往往同时伴有耳鸣,且以高音调为主。该病病因不明,可能和机体受冷、受热、疲劳过度、过敏或流感、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等有关,由于内耳的血液循环和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供血不足而导致听力下降。

    宋江顺介绍,中青年人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很高。更年期妇女内分泌失调、雌激素降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是患病的主要原因。像周女士,如果能在出现耳鸣的早期使用耳鼻喉科“掩蔽治疗”和神经内科抗抑郁联合治疗,应该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所谓“掩蔽治疗”是指通过外界给声,比如用水滴声、海浪声、鸟鸣声等,往往比患者耳鸣声高10~15分贝,从而来掩盖、压制扰人的耳鸣声,通过一定的疗程,逐渐减轻或消除患者对耳鸣声的感受,是一种简便、安全的生理性疗法。患者通过“掩蔽治疗”,辅助一定的抗抑郁药物等神经内科心理疗法,如果早期介入,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专家提醒:

    警惕耳鸣背后的大病

    有些耳鸣并无大碍

    很多人会认为,鼻咽癌是鼻咽部的问题,听神经瘤是颅内肿瘤,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病,和耳朵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耳鸣恰恰是一个共通的信号。

    宋江顺说,人的鼻咽部与中耳腔之间有左右两根相通的管道叫咽鼓管,鼻咽癌往往发生在咽鼓管开口的附近;听神经瘤是听神经的鞘膜细胞发生病变而产生的肿瘤;耳蜗对血量和含氧量比较敏感,在心血管病早期时,流向脑部的血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会降低,这些疾病往往都伴随耳鸣这个先期信号。

    因此,如果耳部出现低频的嗡嗡声,并有闷胀感和堵塞感,听力减退,但是听自己说话反而觉得响亮,尤其是经常吸烟的男性,要高度警惕鼻咽癌的可能。凡是心血管病人,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一旦出现持久的耳鸣,也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等。宋江顺提醒, 50多元即可做一个耳鸣检测,可根据耳鸣的频率、强度等数据,采取相应的检查、治疗措施。

    有些耳鸣并无大碍

    不过有些耳鸣背后并无复杂原因,但却与你如影相随,治不好也挥不去,怎么办?

    “耳鸣是一种临床症状,有的人也许几十年都会伴有耳鸣,但医学研究表明,耳鸣和耳聋并不直接相关。”宋江顺说:“耳鸣原因复杂,治疗手段有限。长期耳鸣的病人认为耳鸣会损伤听力,担心以后耳聋,因此更加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只要排除听神经瘤、鼻咽癌等严重疾病,耳鸣并无大碍,要正视这个现象。”

    宋江顺说,耳鸣三、四十年的病人听力保持正常的病例有很多。因此,长期耳鸣的患者大可不必紧张焦虑,不如把耳鸣当做人生的一个“小伙伴”,正视、接纳它,与它和平共处。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多培养一些兴趣点,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他优势来分散自己对耳鸣的关注,才是王道。不要过度担心,接纳这个“小伙伴”,它并不会损伤你的听力。

  • 相关阅读
  • 研究显示:家里乱糟糟会导致3-5岁的儿童健康差

    据美国《医学日报》10月10日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进行的研究显示:拥挤、噪音和家庭事务缺乏条理性会导致3-5岁的儿童健康状况较差。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环境的混乱程度与孩子的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

    时间:10-22
  • 中山:多家公立医院违规进行放射诊疗

    (记者张翔宇)昨日,中山市卫生局发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中山市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的公告,第三季度中山市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共127宗,其中无证行医类案件32宗,医疗机构类案件16宗,公共卫生类案件47宗,传染病防控类案件9宗。...

    时间:10-22
  • 胰腺癌是典型“富贵癌”“新放疗”学科协作更有效

    (记者潘波)微博大V李开复自爆罹患淋巴瘤,并在微博中感慨“世事无常,生命有限。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夏廷毅教授表示:近三年,数以千计的来诊胰腺癌患者多有一个共性——“应酬多、吃得好,胰腺压力大”。...

    时间:10-22
  • 运动会上女生被蛇咬伤 伤者送院后幸无大碍

    记者昨日联系到该名被蛇咬伤的女生小丽(化名)了解到,当时蛇出没的地点是和中山公园相邻的市体校运动场。据介绍,校方随后在现场开始广播告知学生要小心蛇出没,同时将草丛边上拉起警戒线并贴上警告牌。...

    时间:10-22
  • 医生建议剖腹产遭拒 婴儿出生死亡家属索赔百万

    (记者汪万里)怀胎十月,朱晓英却没能成为一个母亲。但冉东东告诉记者,他坚持希望顺产;晚上10时许,入院已12个小时,医生再次建议剖腹产,但冉东东仍坚持顺产。...

    时间:10-22
  • 父母近亲结婚姐弟先后发病 女子近15斤脾脏被摘除

    (记者/徐旭珊 通讯员/乔建萍 杨俊丽)高高隆起的肚子,看上去就像是怀孕了八九月的临产孕妇,但实际上却是患上了罕见的戈谢病。受肿大的脾脏“吃血”影响,刘小姐在入院时血象也出现了严重减少的情况,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含量都远低于正常的水平。...

    时间:10-22
  • 医生协调器官捐献 如何分配谁来监督

    对此,广东省卫生和人口计生委医政处副处长张伟表示,医生参与器官捐献符合国际经验,也正是为了避免出现器官买卖。自2003年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后,深圳市红十字会的协调员负责受理和协调人体器官捐献,深圳器官捐献的协调员均由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来担任。...

    时间:10-22
  • 保健食品批号内幕:山寨产品如何戴上“蓝帽子”?

    在产品外包装上印有“蓝帽子”的保健类食品,由于经过食药监部门的审批,在中国普通消费者心中,通常即意味着具有来自官方作出的品质和功效保障,相比普通食品,更容易卖得火热。保健食品从申报到取得“蓝帽”,要经历准备申报材料、样品生产、试制现场核查、样品送检和专家审评“五阶段”。...

    时间:10-22
  • 患者医院亡家属打医生?院方患者各有说法

    (记者蚁畅)昨日上午10时许,广医二院发生一起医患纠纷。不久后,一份“中心ICU医生请愿书”在网上传开,这份“请愿书”表示,有三名医生均“遭到患者家属集体围殴”。...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