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广州:家庭医生服务将可使用医保

广州:家庭医生服务将可使用医保

2015-01-22 08:59:00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深卫信)大型设备检查价格下降、医院药品联合、放开医师多点执业、用医保向家庭医生购买服务、在家就可查询检查结果、查看流感指数进行自我保健、网上可办理计生服务证……2015年,市卫计委将力推25个创新发展项目,这是记者在21日召开的2015年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获悉的。据悉,今年深圳将再引进10个以上高水平学科团队,并在6月底前启用首个名医诊疗中心。

    支持社会力量建名医诊疗中心

    2015年深圳的医改内容将进一步深化,在全面推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同时,将重点推进25项创新发展项目。具体涉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医疗立法、医改、“三名工程”、公共卫生、中医药事业、计划生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据了解,今年深圳将大力引进和培育名医。“目前初步计划为,与国内医学学科排名前十的高水平团队开展合作洽谈,再引进10个以上高水平学科团队来深建设品牌专科或举办医疗机构,并实施重点学科带头人能力提升计划。”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说。在名诊所的建设上,今年深圳将推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发展,为市民提供便捷、先进的境外医疗服务。

    此外,深圳也将争取在6月底前启用首个名医诊疗中心——平安国际名医诊疗中心,并支持社会力量在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等区建设1—2家名医诊疗中心,为国内外名医名家到深圳开设独立诊所或医生工作室提供便利。

    拟推动分级医疗体系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面,去年深圳着力推动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下达资金达到4.2亿元。吸引市民到社康中心就诊,最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医生资源配备以增加吸引力。去年,社康中心编制人数较2013年增加了269名,新招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19名。而在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项目上,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54.5%。

    今年,深圳将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营模式,推动分级医疗体系建设,探索医疗联合体的有效形式,尤其是在家庭医生责任制推广上又出新举措。“深圳将建立医保向家庭医生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财政补助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机制。”罗乐宣表示,今年卫计委将协调相关部门完善家庭医生服务标准和付费标准,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家庭医生培训与认证制度。并且完善医保差别付费制度,进一步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诊查费的价格差距。

    目前医保可以支付家庭病床费用,但是家庭医生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尚未纳入医保。而在家庭医生所能承担的功能角色方面,市卫计生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深圳的家庭医生概念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不仅仅是担任以前社区健康管理的角色,还能提供向医院的转诊转介、预约就诊等服务。

    将推动药品采购方式改革

    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深圳将推动新建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新明、聚龙、口腔医院等新建市属医院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取消行政级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医院管理团队职业化建设,推行岗位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将推动药品采购方式改革,制定全市公立医院通过用药品目录;组织全市公立医院在省药品招标采购平台联合采购通用药品,实行“量价挂钩”,降低采购成本。据了解,2014年市卫计委就推动了医用耗材的联合采购,一次性注射器等采购成本下降了28%。

    在推动医疗价格服务改革方面,深圳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诊疗费等医疗价格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此举在于控制过度医疗。据悉,目前卫计生委已经在进行相关费用方面的测算,将根据测算统计结果来进行调整。

    深圳去年卫生财政投入近88亿元

    门诊看病费用上涨逾一成

    ■相关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向雨航)21日,记者从深圳2015年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深圳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总投入达到87.5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4.6%。除了投入增多外,深圳人的看病费用也增多了。去年全市各级各类医院门诊病人次均费用为193.70元,较上年增长13.9%,住院日均费用8152.49元,也较上年增长了5.3%。不过,深圳市卫计委规财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门急诊次均费用同比增长较多的主要原因是统计口径的变化。

  • 相关阅读
  • 做病人的知心朋友

    (江南医院外景)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吕丽霞 刘春荣)日前,丹凤县江南医院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这些客人一进医院便鸣放鞭炮,并将一面书有“医德高尚温暖人间,悉心照料热心关怀”的锦旗送...

    时间:01-22
  • 孕妇提前破羊水 小宝宝公交车上“抢闸”降生

    (记者/成希 通讯员/冯福良)一名孕妇去医院待产的途中,不料小宝宝“抢闸”降生了,热心的二巴二分公司976线驾驶员黄志烽和公交车上的两名热心乘客随机应变,用公交将孕妇一路护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最后确保了母子平安。黄志烽发现情况危急,马上向车上的乘客说明情况,表示要将孕妇直接送去医院,如果乘客要去其它站点,请换乘下一趟公交车。...

    时间:01-22
  • 7岁留守儿童摔跤后延误送院 脑干出血昏迷两月

    (记者/曹斯 通讯员/胡誉怀)午间休息时在学校附近玩耍摔了一跤,因未及时送医院检查,7岁半的留守儿童小怡昏迷了两个多月。据在广州打工的小怡爸爸吴华介绍,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怡与奶奶一起住在老家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南村。...

    时间:01-22
  • 卫计委建有奖举报制度 严查鉴定胎儿性别黑中介

    据国家卫计委官网消息,国家卫计委等14部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打击防控采血鉴定胎儿性别行为的通知。...

    时间:01-22
  • 国家要求科学布局医疗资源 大医院为何仍“求大”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科学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床位数、大型设备配置等,支持社会办医院...

    时间:01-22
  • 网上港药店多无经营资质 所售药品真假难辨

    官某先后通过刘某购买和自己从香港进货“无比滴”,两年间共销售约1100盒“无比滴”,全部都是网络下单,直接快递到家。陈某说:“顾客有时候在网上也砍价,但保底价就是180元一盒,顾客询问的时候,就说是香港代购的,全部是自己去香港拿货,保证是正品。...

    时间:01-22
  • 女婴出生发现“一穴肛” 阴道肛门尿道共用出口

    (记者伍仞 通讯员周密)去年7月,杨女士的女儿出生后,被发现患有发病率仅五万分之一的罕见畸形——“一穴肛”,尿道、阴道、肛门共用一个通道。日前,孩子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了6个小时的尿道、阴道重建手术,医生估计预后情况较为乐观。...

    时间:01-22
  • 医改进入下半场 看病难如何缓解

    正因如此,他非常赞成《纲要》中提到的“分级设置各类公立医院,县级原则上设1个县办综合性医院和1个中医类医院”的措施。...

    时间:01-22
  • 医院错估体重致婴儿难产残疾 被判赔偿20万

    (记者裴晓兰)医院检查时错误估计了胎儿的体重,选择顺产的张女士因胎儿太大难产,导致婴儿出生后左上臂不能动,构成八级伤残。...

    时间:0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