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光
评论眼:真心希望,以后医院院长之间聊天时,能像钟南山院士所说的——不再比营业额,比的是合格的专科数,急危重症的抢救数量、成功率。当然,医院院长们也决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沉迷于金钱利益,而是真的带领医护人员心系病人、崇尚医德,互认各间医院的检查结果,切实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
“现在的医院院长之间聊天,都是问做了多少亿的营业额,而不是治好了多少的危重病人。”一直以讲真话、敢讲话著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出席2015中国医院竞争力论坛上,明确表达了对目前大医院医改的不满。
无独有偶。这是许多患者尴尬乃至“窝火”的经历:看同一种病,跑不同的医院,各家医院CT、B超、血项等检查结果互不相认,不断重复检查,单据攒了一堆,付出无数的精力和花费,检查结果也是一样……面对较为强烈的患者质疑,我国卫生部门要求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但迄今为止,重复检查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一些医院反复强调医检结果互认“很困难”,表示重复检查是“为了患者的健康”。
把上述两件事摆在一起,对目前的医检结果难互认状况,有少数医院究竟是“为了患者的健康”,还是为了营业额?
其实,医院院长之间聊天比营业额本无可厚非。作为一院之长,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员工福利等着想,既要让政府和患者满意,也该让自己的员工满意。这需要院长不断关注和提高营业额,以改善医院软硬件,吸引更多病人,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医检结果互认也不该一刀切。一些医学检查经验丰富医生的检查结果往往更为准确;一些需借助医疗器械检查的,如CT、B超、血项等项目,检查结果由仪器决定,出入不大,如果不是治病的需要,就该“互认”,大可不必让患者每换一间医院又要重复做检查。
在人们心目中,公立医院是公益性政府机构,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应该像私立医院那样以营利为目的。然而,应该指出的是,目前医疗体系内是强干(大医院)弱枝(县级、基层医院),钟南山院士对此现象已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确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必须是建立在“成本”基础上的公益,如果没有政府来兜底,让医院自负盈亏,那就会导致医生的每个医疗行为都和经济利益挂钩,难于避免产生包括重复检查的过度医疗。
所幸的是,4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要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坚持探索创新,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真心希望,以后医院院长之间聊天时,能像钟南山院士所说的——不再比营业额,比的是合格的专科数,急危重症的抢救数量、成功率。当然,医院院长们也决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沉迷于金钱利益,而是真的带领医护人员心系病人、崇尚医德,互认各间医院的检查结果,切实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