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钦来家第一次照全家福
三个儿子都考上大学了,雷州市附城镇麻演村村民黄钦来却发愁了:自己靠种田养家,妻子身体又不好,此前三个儿子已几度面临辍学,是借用他们那因车祸去世的叔叔的赔偿款,才勉强完成高中学业。以后三个儿子若齐齐上大学,一年几万元的开销,他真是无能为力。谁上大学?三个孩子互相推让着。黄钦来决定“让他们三兄弟抓阄吧,谁叫我们穷呢。”
本月6日,羊城晚报《兄弟仨齐齐上大学 欲抓阄决定谁上大学》的报道引起读者和网民的高度关注。昨天,羊城晚报记者再次深入雷州,采访了兄弟仨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趁假期外出打工
雷州市附城镇麻演村并不富裕,时下仍有部分村民居住在茅草房里,而黄源胜兄弟仨虽然告别了茅草房,但居住的却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平顶房,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当记者踏进他们的家门时,没有想到,黄源胜兄弟仨都不在家,外出打工谋生了:老大黄源胜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帮人家扎钢筋,双胞胎黄仁龙、黄仁永也到了城里替人当家教。
说起兄弟仨,父亲黄钦来欣慰地说:“他们三兄弟都很懂事、勤劳,现在放暑假,他们都出去挣钱,为我们分忧。平时,他们放假回家,除了学习,一有空不是帮做家务,就是到地里帮做农活……穷人孩子早当家嘛。”
黄钦来说,家里虽穷,但三个孩子都懂得父母培养他们读书不容易,因此,学习上非常用功。无论是哥哥,还是双胞胎兄弟,他们在学校里常常是最早进教室,最后一个离开。
曾两度面临辍学
黄钦来支撑起这个家确实不容易,他的妻子陈秀梅患有严重胃病,干不了累活,平时一些粗重活都是他干的。为了生活,他一个人除了耕种自家的几亩田地外,还租借别人十多亩田来耕种,农闲时,到外打散工增加收入。兄弟仨也常说:“看到爸爸这样辛苦,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兄弟仨的学习成绩虽好却两度面临辍学。
听说记者前来采访,在外打工的兄弟仨兴冲冲赶回家。老大黄源胜长得挺结实,比较健谈,双胞胎兄弟身材瘦小些,外貌让人难以分辨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两人笑起来小眼睛都眯成一条线。
黄源胜说,他们兄弟仨读初中那一年,父亲曾承包虾塘搞养殖,本想赚些钱供他们兄弟仨读书,没想到因种种原因而亏本,欠下一笔债,别人经常上门讨债,父亲没办法只好到处躲。那时,兄弟仨的学费都缴交不起,就在他们面临辍学之际,党中央又出台了惠民政策: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真可谓给他们雪中送炭。
然而,就在兄弟仨考上雷州市重点中学后,学费的问题再次困扰着他们。作为哥哥的黄源胜,他产生了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支持弟弟读书的念头。恰好此时,他们的一位叔叔因车祸去世,父母借用了那笔赔偿款,才使他们完成高中学业。
一张床上“挤”大
老大黄源胜向记者透露他们成长中的一个“秘密”。
黄源胜说:“我们都是在一张床上‘挤’大的。由于家里穷,只有两张大床,父母睡一张,我们三兄弟睡一张。”
黄源胜说,到了高中,为了节省开支,母亲带着他们到雷州城租了一间房,大约10平方米,仅仅能放下两张床,他们三兄弟睡一张,母亲睡一张。白天,母亲为兄弟仨做饭,父亲在老家耕作。夏天进了房子就像进了“蒸笼”,晚上经常太热,全身湿透,无法入睡,他们就轮流到水龙头用水淋一下,散散热,再睡觉,“时间长了就习惯了”,而他们母子4人的伙食费平均每天只有二三十元,生活的艰难不难想象。
收到捐助4万多元
今年黄源胜三兄弟齐齐考上大学。就在他们为大学的学费发愁时,当地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纷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到昨天为止,黄源胜三兄弟已收到社会热心人士捐助达4万多元。
黄钦来说:“如果政府资助首期的4.5万元能及时到位,加上社会热心人士捐资,目前可解决兄弟仨两年读大学的费用,本科要读四年,缺口还有一些。”
昨晚,黄源胜对记者说:“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弟弟黄仁永、黄仁龙已分别收到了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了,我也被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了。”(文/图 记者 袁增伟 通讯员 戴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