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良)复读对考生来说是一个痛苦的选择,对家庭来说,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心理负担上都要付出更多,因此,孩子在复读阶段,家长如何调整好心态,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那些事情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落榜生来说,刚刚结束高考,可没有考好却要走进复读班,新一轮压力增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问题,影响学习成绩。一名高三学生总以为父母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考上大学也只能给父母撑面子,而当这名考生高考失利后,父母并没有埋怨,而是鼓励他“下次一定能考好”。孩子听到父母的这句话后,终于明白了父母更注重的是自己的成长,因此,他以一个良好的心态走进复读班,并最终考进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复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经历了一次高考挫折,与应届生相比,压力往往更大,情绪更易波动,心理承受能力更差,这是复读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他们目标比高三学生更加明确,考个好学校,几乎成了他们唯一的信念。越是这样,他们的心理压力就更大。通常情况下,家长关心比较多的是,补习一年成绩能提高多少分,能不能考上重点大学。家长的心愿无形中就给孩子增加了压力,明年一定要比今年强,决不能让父母失望。在这样的心态下学习,对学生是很不利的。
专家建议,家长这时要特别注意,尝试着把自己的焦虑改掉,最好经常不要提复读这件事,一个焦虑的孩子背后必然有一个焦虑的家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任劳任怨,只做不说,用实际行动感动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问问孩子开心和不开心的事,不要老问成绩,对孩子取得的成绩多鼓励,不要一味地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