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各级政府设立的科技奖项,这样的话出自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昨天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韩启德指出,“现在的奖励名目过多,但是质量还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浮躁。”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中有不少做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要。”韩启德指出,奖励要强调经过时间沉淀和考验,而拒绝授予既没有原始理论创新,又还没有证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所谓中间成果。
此前,我国81岁的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明青蒿素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使得我国科技奖励和学术评价话题备受关注,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光环的屠呦呦被人称为“三无”教授。“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宿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其中折射出的不少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总之,我们应当让科学精神回归科学奖励,真正激活科技奖励机制。” 韩启德说。(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