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支出的增加是否对城市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
全国妇联对全国城乡家庭的抽样调查发现,子女教育费用、收入较低和家人生病是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其中“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已经排在家庭生活困难的第一位,影响着家庭的和谐幸福。
然而,家庭教育消费的沉重负担与家长们的教育消费负担感并不成正相关。此次调查显示,52.7%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支出对自己家庭来说是适度的经济负担,有13.1%的家庭认为教育带来的经济负担较小,有12.9%的家长不觉得是负担,只有18.7%的家庭认为教育带来的经济负担较大,2.6%的家长感到是严重负担。
洪明告诉记者,从调查来看,教育支出已经占到家庭总收入的30.1%,这已经是不小的数字,但家长们的感受与学者、媒体并不一致,约1/5的家长认为教育支出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我国家庭价值观的第一需求是子女成才,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为家庭的一种信念,因此当家庭认为一种行为与自己的信念相匹配时,这种付出的负担感将会降低。”洪明说,有时候媒体与学者对家庭教育负担感评价过高,是因为他们站的立场与家长不同。而且从回报的切实感受来看,如果一种行为的回报率较高,支付者也会感受到负担感降低。本次调研显示,多数家庭对家庭教育消费的满意度较高,当买家认为“物有所值”时,负担感也就没有人们以为的那样高了。
家庭教育支出差距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此次调查显示,当前城市家庭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支出的平均费用为8754.4元,那么,这笔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将教育支出分为基础性教育支出、扩展性教育支出、选择性教育支出和其他支出四大类。(中国青年报 李松涛 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