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冯开君)柞水采取“四个三”举措,不断夯实建设基础,拓展学习渠道,创新活动载体,完善管理机制,有力提升了远程教育工作上水平。
加强“三个建设”,夯实学用基础。加强队伍建设,选配专兼职管理员174人,举办管理员培训班8期300余人次,90%站点管理员已取得《培训合格证》。加强阵地建设,投资80万元为65个村级站点配备了投影仪、电脑和电视机柜等设备,为153个终端接收站点统一配备了电视机和标识铜牌,终端站点全部达到“十有”标准。加强制度建设,统一制作了学习收看、设备管理、站点管理员职责、信息反馈等制度,统一造册登记,进一步提升了站点规范化建设水平。
拓展“三个延伸”,丰富学习渠道。向机关党组织延伸,率先在县直机关工委和组织部机关建起党员远程教育站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技能培训。向非公企业延伸,在欧珂制药公司、旅游公司等6家企业建立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不断丰富企业文化,激发企业活力。向新社会组织延伸,发挥“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优势,将课堂培训内容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创建了曹坪镇中坪村循环农业产业园、凤凰镇凤巢野鸡养殖厂等2个市级实践示范基地。
创新“三项载体”,增强学用效果。创新“远程教育+广播喇叭”模式,定时播放农村政策、农技服务、致富信息、专题讲座、文艺节目等,不断丰富群众业务生产生活。创新“远程教育+手机短信”模式,从县农林局、农业局选聘17名技术人员组成“信息服务专家组”,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提供气象预报、市场信息、养殖技术、疾病防治等短信服务。创新“远程教育+阳光工程”模式,积极协调县人社局、科协等“阳光工程”培训机构,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青年进行餐饮、种植、养殖等培训,提高了群众科学致富的能力。
完善“三项机制”,保障学用质量。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县远教办与各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签订了《远教目标责任书》,明确其责任、职责,每月对各站点“学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反馈情况。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日监控、周督查、月通报,每季度开展一次综合评比,对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进行跟踪管理。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对表现突出的站点管理员,予以表彰奖励,对于“零点击”和多次学习不达标的站点进行全县通报批评,通报结果作为各镇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