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朱荣纬 柯贤喜 谭显根)新年开学以来,一股股关爱学生的新风,正吹向各个学校。
轻了书包 添了微笑
“妈妈,妈妈,老师说了今年就读这个,不允许你们买辅导书了,谁买就把谁告到老师那里去,惩罚谁。这样太好了,我就有更多时间去做我的手工制作了!”该县城关小学2年级学生黄天依,开学第一天兴奋地对妈妈说。
据了解,近年来,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中小学校不得给学生增加负担,学校的“负”减下去了,家长的“负”反倒上去了。为了切实改变这一现象,该县从课堂、作业、学生课外生活等方面入手,把学生“减负”作为硬杠杠,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学校与家长签订“减负”责任书,形成学校主抓、家长负责、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减压”模式。
“县上这个举措太好了,符合教育规律,学生负担一旦轻了,就有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探索自然规律,教育质量自然也就上去了。”回龙中学校长王建武如是说。
“第一课”少了形式 多了内涵
开学第一天,不再是写老套的新年新打算,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广泛参与各种主题活动。走进该县永乐中学,宣传橱窗里,勤俭节约、绿色环保、志愿者服务等学生自制的倡议书,吸引了许多同学的眼球。茅坪镇小学,专门举办的学生法制安全专题讲座,给前来报名的学生上了特殊的新年第一课,为前来的家长增长了安全知识。慧源学校“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引起许许多多的学生热烈讨论……
大坪镇中心小学的年轻教师代亚丽说:“这样的开学第一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潜移默化的塑造了学生的心灵。”
“创新开学形式,增强社会新风尚系列主题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丰富了学生内涵,培养了综合素质,今后我们将把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课题,探索新途径,寻找新方法,长期深入开展下去。”该县教育局局长毛农权如是说。
美了味道 富了营养
在镇安县二中,笔者正好赶上了学生吃早点,在橱窗前,笔者看到除了热腾腾的面包和牛奶外,还有刚出笼的包子,炒白菜、粉条、芹菜等小菜和小米稀饭,种类十分齐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任意选择。
在木王小学的学生食堂里也更是应有俱有,一阵香喷喷的饭菜味飘荡在空中。师傅们正在忙碌着准备给学生们开午饭,张贴在墙上的镇安县营养餐带量食谱格外引人瞩目,写着:米饭,大米100克,小米50克;菜,西葫芦(洋葱)150克,木耳5克,炒猪肉50克;汤,西红柿50克,紫菜5克,绿叶菜50克,植物油12克……
笔者发现新制定的食谱,不仅明确规定了每一名学生的最低用餐量,而且食物的种类齐全了,菜色花样丰富了,营养构成科学了。做饭的黄师傅笑着告诉笔者,“有了这菜谱,我们的饭好做了,学生们的营养也更加合理了,现在的农村娃娃可真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