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镇安:帮农民制定增收路线图

镇安:帮农民制定增收路线图

2013-03-05 09:09:52

  帮助农户理清发展思路

  本网讯 (辛 磊 安明海)近日,笔者走进镇安县西口回族镇农丰村陈晓鹏家,四四方方的小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从墙壁上方取下一本挂历,中间有这样一张表——西口回族镇“一特四化”促农增收项目入户工程计划表。表的横栏排列了户主姓名、人口、劳动力、耕地面积等事项。其下是增收主业、增收目标,增收主业分为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劳务输转及二、三产业。仅在种植业这一栏,又细分成“三千元田”、“两千元田”等种植业类别。

  “多少年只管种地、哪管种啥东西赚种啥东西赔。通过算账才知道种什么划得来,养什么来钱快,自己擅长做什么,以后应该怎么做了。”陈晓鹏告诉笔者,几天前,镇上来了干部,算出了一年的收入情况,并“唠”了些增收计划。

  去年,陈晓鹏尝试着种了1亩多粘玉米和半亩地的大棚蔬菜,人均收入近3000来元,同比增长不少,但在村上还处在中游水平。在镇村干部的建议下,他今年不仅要多种些粘玉米,还筹划着盖一个日光温室,这在当地可是增收最好的项目了。

  “干部入户算账就是要给农户算清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常规农业与高效农业、分散经营与规模生产三笔对比账,引导农户摒弃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经济意识,改变押宝种田、盲目跟风的经营现状,树立市场意识、效益观念。”镇党委书记杨俊说。

  陈晓鹏告诉笔者,2008年这里的洋葱每亩收入能卖上4000多块钱,第二年大家都押宝种洋葱,结果一大袋洋葱卖不到10块钱,原因是不了解市场,后来有了镇村干部的参谋,眼界宽了好多。

  户户增收带动产业升级

  西口回族镇把蔬菜产业作为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和主项方向。去年,全镇共落实地膜脱毒洋芋面积4000亩,莲菜、油菜、大棚蔬菜1000亩,共5000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17.2%,在各龙头企业带动下,蔬菜订单率达95.1%,全镇“三千元田”、“两千元田”分别达到850亩和2200亩,较上年增加40%和51%,确保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白山羊大镇”建设目标实现色鲜味美的白山羊肉已走进西安、兰州、西宁等省内外餐饮市场;特色林果及中药材基地迅速扩大,全镇华山松基地面积达到3.5万亩,优质华山松籽已销往西口锦州、沈阳、哈尔滨等省内外食品加工厂家。

  笔者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后,有些村民不仅已经有了市场风险意识,还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安岭村村民张普成以前也和许多农民一样,每年杂七杂八地种地,到秋天贷款一补,只能维持日常生活。后来,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率先在四亩多的承包地里种植魔芋和药材,随着市场价格上升,年收入一度超过两万元。但市场风云难测,2011年他种的中药材黄姜、苍术、天麻、虽然丰收了,药价都却下跌了,收入一下子滑到了8000块钱。善动脑筋的张普成,去年从甘肃静宁调回了50只白山羊,采用“种粘玉米秸秆育肥羊、用羊粪种粘玉米”的办法,将四亩多地分成两半,粘玉米和魔芋各一半,到去年底一算账,养羊、种粘玉米和魔芋总收入接近2.5万元。

  镇村干部通过对比算账发现,凡纯收入超过6000元以上的农户都是改变了过去常规的经营方式,能够紧跟产业扶持政策,转变发展观念而致富的。

  农民喜欢和干部拉家常

  在农村,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传达文件,是过去用的常规做法。西口回族镇却跳出会议窠臼,充分利用已经十分成熟的干部包村联组联络员制度,在农家小院,在田间地头和农户一起算账,谋划来年的“产业”。

  通过算账,农户心中有了一本小账,干部心中有了一本大账。在这本大账上,记下了千家万户的心愿。也正是在算账的过程中,随着情况不断汇总,镇上一班人的认识才渐渐清晰了,就是把镇党委、政府“一特四优”这个发展产业总纲,具体化为一家一户的致富增收计划表。

  青树村市人大代表、党支部书记马会银说:“过去搞一些东西往往雷声大雨点小,镇上一来人,村民远远就躲开了。现在不同了,农民喜欢和干部们拉家常了,因为干部们的话说到了农民的心坎上,增收的金点子管用了。”

  “增收项目入户工程实施以后,最忙的是干部,最高兴的是咱农民。干部几乎全天在农家‘上班’。”这是西口回族镇黑沟村村民聂达斌的感受。

  一些新来的大学生正是通过入户工程熟悉农村工作的。刚到镇上工作一年多的胡清健说,刚入户时,由于说不到点子上,老百姓不欢迎,后来吃透了促农增收的政策和镇情、村情,才跟老百姓搭上话了。

  • 相关阅读
  • 商州竹园村举行农民趣味运动会

      本网讯 (刘先锋 王朝辉)“老公加油!老公加油!”元宵节,商州区黑龙口镇竹园村举行第一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在比赛上,来自竹园三组的闵中民正在提水桶进行比赛,其老婆周玲娃在一边呐喊助威。  据了...

    时间:03-04
  • 柞水银碗村户均核桃增收近万元

      本网讯 (宁江平)2012年,柞水县蔡玉窑镇银碗村核桃收入达到382万元,户均增收8437元,人均2459元,核桃产业收入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54%、占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2%,核桃已真正成为银碗人的“摇钱树”...

    时间:03-04
  • 法律专家:鼓励农民工讨薪应先走行政途径解决

      近日,辽宁沈阳的一名包工头为了多冒领人工费,花钱从劳务市场雇人假冒工地工人“领工钱”。实际上,涉事工地共有1068名农民工被欠薪2000多万元,当地政府部门先行全额垫付拖欠工资后,在发放时发现了...

    时间:03-01
  • 年薪5万不如农民工 中文女硕士直呼伤不起

      “年薪5万元,低于农民伯伯,叫我这个中文硕士情何以堪。”2月28日,武大校园BBS上的一则帖子引起众人争论。  网友“luoyueyifeng”在南昌一家国企工作,目前年薪为5万元,然而当地房价已...

    时间:03-01
  • 镇安大坪镇着力培养新型农民

    镇安县大坪镇着力培养新型农民,目前,一大批“知识技术型”、“致富专业型”、“能人经营型”的新型农民脱颖而出。...

    时间:03-01
  • 陕西允许农民带土地进城 将试点建1000个新农村社区

      允许农民带着土地权利进城落户,不得剥夺他们的合法财产权,为进城农民留后路。记者从今天(2月27日)在西安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省将抓1000个千人以上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试点,确定5个县...

    时间:02-28
  • 台农民听说丹麦养猪能发电 请专家传授经验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云林县府近日邀请丹麦专家来台传授科技养猪法,希望能让污染产业晋升为绿能产业。  丹麦是国际养猪大国,相对台湾养猪产业严重污染环境,丹麦却利用养猪业获取发电、有机肥等附加...

    时间:02-26
  • 镇安高峰镇千亩地膜洋芋助农增收

      本网讯 (张远银 孙黄)镇安县高峰镇及早安排,抢抓农时,全面完成千亩地膜洋芋生产任务,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2月22日一大早,高峰镇双寨村村民罗时民一家就来到了自家门前的地里开始忙碌了,躬耕、施肥、...

    时间:02-26
  • 西安“三下乡”活动启动 942万资金项目让农民受益

      “这样的活动挺好的,我们在这不仅能了解到很多卫生知识,有些小病现场就能看,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组织几次。”今天(2月25日),2013年西安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户县秦...

    时间:02-26
  • 柞水加快渔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柞水县近日出台了《加快渔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将渔业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重点推进。...

    时间:0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