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上山采茶
西安客商到雾龙山茶叶合作社考察
商洛日报讯(记者 王涛)四月初的乡村,到处都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商南县城关镇碾盘村的茶农们无暇欣赏,因为当下正是他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从早到晚忙着采茶、卖茶、炒茶、品茶。虽然忙碌,但是在他们的脸上丝毫不见疲惫的神情。通过精工巧匠的制作,原本一颗颗平凡无奇的茶叶经开水冲煮后香飘千里,吸引了远方的客人前来品尝、购买。
茶乡茶农采茶忙
4月5日,天刚放晴,虽然不是采茶的最好天气,但是黄玉梅依然一早就上茶山采茶去了。
站在黄玉梅家的院子里,远远望去,山上的茶树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她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以来是她最忙的时候,因为错过了这段时间,茶叶的品质就差了许多。因此,不仅她和家人上山采茶,有时天气好了还得找人帮忙。黄玉梅家从1996年就开始种植茶叶,是商南最早的一批茶农,当时是由县政府发放茶树种子,经过多年的辛勤培育,截至目前,她家已有茶山近10亩。
黄玉梅25岁的大儿子王峰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家里种植茶叶,虽然年轻,但是对茶树的管理和茶叶的加工、销售都相当的有经验。他告诉记者,茶叶的价格波动十分大,一天一个价格,有时候甚至一天两个价。就比如当天,由于雨后天晴,茶叶的水分较大,前一天的鲜茶叶是50块钱一斤,当天采摘的茶叶只能卖到35块钱。而最早采摘的鲜茶叶(3月14号左右)可以卖到120块钱一斤,随后的价格慢慢往下跌。而清明是茶叶价格一个最重要的分水岭,清明前的茶叶可以做仙毫、毛尖,而过了清明,采摘的茶叶大部分只能做春茶,因此价格便宜了许多,一般都在20至40左右。而最早的茶之所以最贵,是因为经历了秋冬的沉淀,营养在第一批茶叶里迸发出来,营养价值较高。
黄玉梅说,在他们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茶山,少则两三亩,多则几十亩。在清明节前,由于茶叶体积小,采摘难度大,一天下来采摘的不到两斤,清明以后一天可以采摘四五斤,她一天最多的时候可以卖近400元,一年在茶叶上的收入有一万多元。
合作社助农增收
由于鲜茶叶不能久存,销售成了茶农最头疼的问题。大部分茶农只能跑远路进城将茶叶卖给商南茶叶联营公司,好一点的是如今随着商南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村茶叶合作社陆续建立起来。该县的富水镇、清油河、城关镇等都建有合作社,规模和碾盘村的雾龙山茶叶合作社差不多。
采访当天,记者和王峰来到雾龙山茶叶合作社,该合作社是由一座废弃了20多年的茶叶加工厂改建而来,老厂长胡久如投资了100多万元购买了炒茶设备、聘请了一些工人于去年11月正式成立。现在交给了他的儿子琚泽强管理。
琚泽强告诉记者,从3月初开始,周围村子的茶农将采摘的新鲜茶叶陆续卖到这里,最多的一天可以收购鲜茶叶6000多斤,少的1000多斤,截至目前,已支付给茶农50多万元。在厂房里,记者看到聘请来的附近的一些村民正在忙着挑选茶叶,不时的有村民来卖鲜茶,工人们忙着过秤,支付现金。
白天收购茶叶,晚上则成了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要将买来的茶叶进行加工。由于是白天,记者没能见到炒茶场景,只见一排排炒青、杀青、烘干、锅灶设备整齐地摆放在那里。
在合作社办公室里,琚泽强给记者泡了一杯毛尖,顿时清香扑鼻。他还展示了他们制作的扁茶、毛尖等高端茶叶,扁茶扁平尖细、毛尖碎如米粒,颗颗饱满纯正,这些茶的批发价都在1000元以上。正喝着茶,琚泽强接了一个电话就匆忙出去了,原来是十多位西安的游客在清明节期间游玩金丝峡归来途中听说了该合作社产的茶品质较好,因此来看看的,由于不知道路怎么走,琚泽强去高速路口接他们。
半个小时后,客人到来,品完茶后都对茶的品质赞不绝口,客人当中有在西安开茶楼的,有在铁路工作的,有搞城建的,他们表示一定要带走一些,帮助在西安推广,并愿意与合作社签订采购合同。
茶香还需做品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商南茶叶近年来得到不少人的认可,美誉度大有提升,但是范围有限,茶农们也只能通过茶叶挣一些辛苦钱。
在雾龙山合作社采访时,记者和游客当中开茶楼的杨先生聊天得知,他连开茶楼和做茶叶批发,一个月可销售茶叶几千斤。而他的顾客大多认可的都是西湖龙井、大红袍、铁观音、信阳毛尖、汉中仙毫等品牌。很多茶客并不知道好茶好在哪里,多是看品牌。而他告诉记者,其实,商南茶的品质相当不错,但是品牌影响力不足,很多茶客还不知道商南茶,在外面没有销售网络。因此,他回去以后会给茶客做推荐。
而采访中,一些茶农们也对记者抱怨,茶叶的价格变化太大,一天辛辛苦苦挣不了多少钱,而且茶山的管理成本很大。这一点在琚泽强那得到了证实,他告诉记者,合作社自己有300多亩茶园,为了保障茶叶品质,茶树都施有机肥,每年还得除草、松土,仅这些的费用每年都在十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