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的下岗工人到今天的致富能手,从家徒四壁到有房有车,今年44岁的洛南县永丰镇张村村民雷锋军坦言,正是因为将商洛核桃推向了外界,才让他的人生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说起雷锋军的核桃生意,还得追溯到20多年前。1993年,从部队退伍回乡的雷锋军,去了本地的陶瓷厂上班,不料2年后,厂子就因效益不好关闭了。面对一大家人要吃要穿的窘境,雷锋军只好独自去山西打工。有一次,他在街头上看到有人收核桃仁,算下来一公斤比商洛本地要贵六七块钱,“那时,我就想商洛盛产核桃,为啥不把它们运出来卖呢。”于是,雷锋军贷了1万块钱,从老家收了七八百斤的核桃仁运到山西,结果比预想的还好,就这样,卖出一批核桃仁,等收到本钱后,再收购一批,在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雷锋军靠这种办法一步步撑了下来。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极强的耐心、毅力,正如雷锋军一直坚持的人生信条:“只要认准目标,能吃苦,有恒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1997年冬天,雷锋军骑着自行车去保安镇收购核桃仁,回来的路上要过洛河,那时河上还没有架桥,只能踩着石头过去。冰凉刺骨的河水冲击着石头,使上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雷锋军小心翼翼的把100多斤的核桃仁扛过河,再过对岸去扛自行车,返回时,脚下一打滑,连人带车掉到了河里。从水里挣扎着爬起来后,雷锋军浑身湿透,冻得直打哆嗦,回到家后,大半个身子都失去了知觉。随着生意一步步做大,雷锋军将运货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面包车……工具好了,但辛苦却一直如影相随,在去石门、石坡等地收核桃仁时,为了赶时间,每次他都是凌晨4点起床,有时到地方后人家还没起来。“冬天特别冷时,我就站在路边边跺脚边等。”雷锋军告诉记者,货收回来以后,要立即进烤炉烘干,货多时一烤就是一天一夜,再困再累,自己都得守着烤炉,烤干后还要按品质进行分色分路。最初,雷锋军一直跑山西的市场,销路打开后,他又独身一人去广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找客商,在各批发市场里散名片,向目标客户宣传商洛核桃的品质、口感等。“在外面,遭受拒绝是常事,最惨的是被人偷,在陌生的城市身无分文。”雷锋军说,有一次他在南京市区坐公交车,口袋装的1000多块钱被小偷全部偷走,连吃饭的钱都没了,他饿了一天,但还是不停地寻找销路,幸运的是,有一位客户对商洛核桃很感兴趣,请他一起吃饭,否则他很有可能会饿晕在街头。
“供货时,九次好,一次不好,都可能会丢掉一个客户。”因此,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雷锋军最讲究诚信二字,即使真的出现纰漏,他也会担起责任,绝不推托。有一次,一位南京的客户称收到的核桃仁颜色有偏差,为了让客户满意,雷锋军决定重新发货,并承担了往返的货运费,加上路上的损耗,损失了4000多块钱。还有一次,因为天气炎热,经过三四天的托运,发到北京某食品厂的货出现了生虫的迹象,听到客户反应,雷锋军亲自赶往北京,经证实后,他二话没说,把箱子一合,胶带一封,爽快答应了客户退货的要求。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优质的产品、良好的信誉,以及待人接物的诚恳与厚道,雷锋军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将商洛核桃销往全国各地10多个省市,成为各食品厂和零售市场加工糕点和饮料的原料,最远到了黑龙江、浙江等地。2010年,雷锋军多方筹措资金,创办成立了核桃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吸呐社员20多户,主要进行核桃良种繁育、技术推广,核桃仁的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2012年,雷锋军又修建了库房、办公室,并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下树种、栽树、摘核桃、干果漂洗、干果去仁、干果分级、商品果装箱的流水线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