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林
桂方勤,商南县青山镇马蹄店村十组的一名普通庄稼汉子,今年才54岁的他头发白了一大半,岁月在他的额头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当谈到他的脱贫梦时,他的眼中透出了坚毅的目光。
突遇变故
桂方勤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他和妻子王凤莲育有两儿一女,上世纪90年代,他曾和妻子一起在门口做过小买卖,也一块儿到南方打过工,那时的他们孩子虽然多,但生活充满了乐趣,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但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的一天,妻子王凤莲突然将家里家具都打的稀巴烂,4岁的女儿也被妻子将衣服脱下打地嗷嗷大叫,桂方勤一时不知所措,他不停地喊着妻子的名字想阻止妻子的行为,但这时妻子再也听不懂他所说的话了,仍然大喊大叫、狂抓乱打,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最终制止了妻子的行为。桂方勤赶紧将妻子送往邻近的河南西峡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说可能患有精神病,这一下子让桂方勤懵了,他不相信,又将妻子转到西安进行确诊,但结果仍然是失望的,这一下他觉得天塌了下来。
艰难生活
妻子的突然发病让桂方勤不知所措,那时他的大儿子才11岁,小女儿4岁。桂方勤一边要照顾3个孩子,一边要四处求医为妻子治病,他几乎跑遍了陕西、河南、湖北所有的大医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欠下了巨额的外债,但医院均告诉他此病是不可能完全治愈,只能控制。妻子的病不能完全治愈,但生活还要继续,3个孩子还需要他抚养,桂方勤一边照顾妻子儿女,一边种庄稼、打零工、挖药材,艰难的维系着这个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的辛劳,三个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一边上学一边帮助父亲分担家务,有时父亲上山挖药材他们也背着小篓子跟着父亲一块儿,而在学习上孩子们也格外勤奋刻苦,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大儿子顺利考上了大学,小儿子和女儿因为哥哥上了大学,父亲无力再供给他们,无奈辍学,帮助父亲挣钱还债、供哥哥上学。
梦想将圆
艰难的生活并没有使桂方勤绝望,他有一个坚定的梦想:一定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让子女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农村低保政策出台后,当地村干部为他们全家申报了低保,这一下大大缓解了老桂一家的生活压力,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蒙牛公司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目前已经在外成家立业,小女儿也已出嫁过上了新的生活。肩上担子轻了,老桂这时也开始琢磨着要和小儿子一起在家里发展一个长久的脱贫致富项目,但苦于没有资金。2014年“双包双促”工作中,商南县纪委监察局作为包扶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帮助桂方勤申请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老桂花了3万元购买了5只种羊、建起了一个140平方米的羊舍,目前已经发展到了25只。另外2万元老桂又购买原料种子7000袋的香菇。今年3月,县纪委包扶领导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的目前阻碍老桂脱贫致富的障碍是他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妻子,因为他和小儿子既要去放羊,又要种植香菇,根本没有精力去照顾妻子,包扶干部当即和民政、残联等部门联系,看是否有托养机构,很快得到了回复,像老桂妻子这样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以集中托养,家人定期去探望就行了,经过包扶干部的协调,老桂的妻子王凤莲于4月中旬被送到了商南县任家沟阳光家园,现在桂方勤和小儿子在家里可以专心发展他的产业了。
“今年我种的7000袋香菇,估计能收入2万多元,25只羊到年末估计能发展到50多只,卖掉30只左右,估计又能收入1万多元。”桂方勤信心满满的向我们算起了他的收入账。“多亏了包扶部门给我申请的贴息贷款,多亏了包扶干部帮我解决了后顾之忧,过了20多年的穷日子,现在终于要到头了。”桂方勤眼含泪花激动地说。
-
吴振学 商南县试马镇郭垭村西南方向山连着山,沟挨着沟,但山不算高,沟也不算深,有两座山夹角的小沟起名特别动听而美丽:鹦鹉沟。怀着好奇的心理笔者特地探究了这一地名的由来及现状。
据在此地由祖藉安徽...
时间:06-28
-
1976年成立的原商州市第一造纸厂,也被当地人称为孝义纸厂。该厂位于商州区夜村镇李河滩村,曾经红火一时,但因为对环境污染巨大,纸厂已在90年代关闭。
6月7日,记者一行来到离商洛市区24公里的原商州...
时间:06-28
-
文/图记者 王涛 李小龙 王聪
麦收前夕,微风拂面,碧绿的树叶再也遮挡不住那金黄色的杏儿了,树叶翻转,金灿灿的杏儿缀满枝头,压弯了树枝,让人馋涎欲滴。
商洛地处山区,但是在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很...
时间:06-28
-
从曾经的下岗工人到今天的致富能手,从家徒四壁到有房有车,今年44岁的洛南县永丰镇张村村民雷锋军坦言,正是因为将商洛核桃推向了外界,才让他的人生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说起雷锋军的核桃生意,还得追...
时间:06-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