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10多小时
加班后他猝死床上
刘付宗每天的工作是在一块电脑的主机板上连接线路,并通过测试保证线路板正常运作。
这是一份枯燥的工作,同在测试生产线上干活的周则明(化名)说:“10个小时里,手上重复一样的动作。”
刘付宽元每隔一两天都会给儿子打一次电话,在短暂交谈中,父亲常问“工作累不累”,儿子回答“很累”。
在意外死亡前,刘付宗的身上并没有太多征兆。
5月20日晚10时,刘付宗加班结束后回到宿舍睡觉。次日7时许,同屋的工友陆续起床洗漱,发现宿舍里年纪最小的刘付宗仍在“睡觉”,随后发现他已经“全身冰凉”。
医护人员确认,刘付宗是在5月21日凌晨1时左右猝死的。
懂事少年早早养家
本想到城市多挣钱
因为媒体报道,刘付宗猝死的事,很快传到了他的老家,村民不敢告诉他年逾九旬的爷爷。
他家在化州市中垌镇福建坡村,这是一个只有300多人的贫穷村落,刘付宗家是贫困村里的贫困户。
刘付宗出生后不久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再婚。刘付宗书读到六年级辍学,帮父亲养家,时年12岁。
农忙时,他下田插秧、收割庄稼;农闲时四处打杂工,常做的工种是在建筑工地上搬砖,一天能挣五六十元。
父亲刘付宽元记得儿子离家前做的最后一份工,是春节帮村里盖房人家搬砖,搬一块一毛钱。有一天,他搬了200多块砖,挣了20多元钱,留下2元零花钱,其余的全给了父亲。
春节后,刘付宗听同乡说在东莞一个月可以挣几千元,就和几个伙伴来到东莞。
2013年农历正月十八,刘付宗离家。那是刘付宽元最后一次见到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