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4小时休息10分钟
每日平均加班超2小时
锦川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位于长安镇上角社区一处偏僻的工业区,这里到处是灰色的厂房和廉价的快餐店。
该公司有800多名员工,刘付宗在公司里没有太多的朋友,“小个子”是工友对他的记忆。
刘付宗所在的车间是个近300人的大车间,管理严格,工人进入车间之前,要将手机装进一个专门的袋子,直到下班才允许打开。上班期间,几百名工人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像机械一样重复着同样的劳动。
早上8点上班,至11时50分工人吃午饭,其间只有10分钟休息。中午休息1小时。下午13时上班,下午17时10分下班,一天8小时工作结束。
工人日均工资在68元,如果不加班,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加班成了家常便饭,该公司平时每晚会加班两小时,双休日加班10小时。
刘付宗的底薪是1300元,算上加班费,他一个月可以挣近3000元工资。
生前给家里寄了500元
这是他为家里挣的最大一笔钱
4月底,刘付宗第一次发工资,他往家里寄500元钱,这是他为家里挣的最大一笔钱,让父亲刘付宽元当时感到欣慰,如今倍感难受。
在工厂两个多月,暂不知刘付宗是否申请过不加班。
没有直接证据显示,刘付宗是因工作太累或其他原因导致猝死。但家人相信,身体不错的儿子突然死亡,工厂脱不了干系。
儿子死亡后,刘付宽元将儿子拍在手机上一张照片洗出来,留作纪念。
照片中,刘付宗光着上身,刘海盖住了额头,一副青涩模样,他像往常一样,抿着嘴,微笑着。
刘付宽元说,那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模样。
东莞童工一直未绝迹
童工刘付宗猝死,几乎集中了东莞用工问题的各种元素:贫困家庭出身、非法使用童工、超时加班。
最为突出的是非法使用童工问题。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离家打工,每天要在流水线上工作10小时以上。他所要承担的压力,既来自于超出体力的劳动负荷,更来自于难以适应的社会交往,他被迫过早地踏入社交圈,需要周旋于各个年龄层的社会群体之间,面对压力。
2008年,东莞曾大力整顿非法使用童工问题,企业大规模使用童工的现象基本不复存在。不过,这一问题并未绝迹。
事实上,相比于用人企业,作为劳动力中介渠道的劳务派遣公司,在促成非法使用童工问题上或许有着更恶劣的影响。一些劳务派遣公司,由于受到的日常监管不足,便敢于随意篡改童工身份,将其送入工厂,悲剧由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