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2月起,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将调整,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袁西玲说,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将更注重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她就如何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给大一新生提出建议。
调整后
翻译阅读难度增加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公布消息称,调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二,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三,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取消完形填空题。
袁西玲分析,改革后,听力难度降低,但翻译和阅读难度增加,更注重考查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后,要求将一篇完整的小文章翻成英文更符合实际。
而翻译内容突出考查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完形填空因为其分值权重较小,易被考生忽略,取消较符合实际。
词汇量是基础,每天都要背
袁西玲说,很多大学新生学英语时,阅读没问题,但听、说等能力欠缺。要想提高,“要多说、多写、多听。”袁西玲建议,新生可以多用英语交流,坚持写英语日记或电影影评,多看英语类报纸和小说,“大一时,可以看一些简缩版的小说,到大二时看原版的。”还可以多看美剧,“最好将新单词、句型记下来。”
西北工业大学大二学生崔效齐的英语听说能力都不错。他说:“提高听说能力,词汇量是基础,这是慢活,要坚持,我每天都要背几个单词。”
提高听力,最重要的是沉浸在英文环境中。他采用的方法是看影视剧,“那里有纯正的表达方式”,崔效齐说。要提高口语,就得抓住一切机会去说。比如碰到外国留学生,要大胆交流。
“很多学生对英语兴趣不浓,总是在做题,没有体验到实际运用的快乐。”袁西玲说,应该把英语当成一门语言,而不是一个科目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