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州5月7日电(见习记者 施佳秀)浙江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实行近2年,记者近日随浙江省教育厅前往湖州多家中学了解到,选修课的开启成为此次湖州新课改的“重头戏”,其中湖州中学、湖州二中等开启了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高校的合作,开设了多门大学先修课程,高中生得以提前与大学生同步视频上课。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财税改革、土地改革、司法改革.。。无一不牵动着全国百姓的目光,教育改革亦如是。
“高考会影响一代人。”浙江省湖州二中校长朱建民如此说道,高中课程设置重要性可见一斑。
早在2006年,浙江省已经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2011年4月,该省30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深化改革方案的试点。经过1年的试点及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讨论,2012年6月,该省正式发布《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据湖州中学校长吴维平介绍,湖州中学学生每学期选修8门选修课,每星期上8节,3年有48个学分要求,选修课程形式多样,不仅包括兴趣类、知识拓展类,还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
该校教师唐燕飞就负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她坦言,目前高中生普遍对未来感到困惑,该课程通过性格测试、专业匹配讲解、面试礼仪技巧探讨等,可以让学生更加融入社会,实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该校学生唐秋阳评价起学校的选修课程时称,“课堂氛围轻松、提高整体素质。”
据悉,湖州中学在选修课上还开启了与高校的合作,其中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物理与现代文明》就在湖州中学同步视频直播。“选修课考试过关,将来去浙大后就能免修。”吴维平说。
记者了解到,不仅湖州中学,湖州其他中学也有类似的选修课程,其中湖州二中就与国内9所高校合作开展了先修课程,例如与同济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等8门课程。(完)